《秦风·蒹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秦风·蒹葭
无名氏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5]。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7]。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1]。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2]。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的样子。下文的“萋萋”“采采”同此意。白露:晶莹透明的露水。为:凝聚。
[2]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指诗人所追求的人。方:边。
[3]溯洄:逆流而上。溯(sù):逆水而行,这里是说沿水流走向上游。洄(huí):曲折的水道。从:就,寻找。阻:难。
[4]溯游:顺水而下。游:通“流”,直流的水道。宛:好像。
[5]萋萋:一作“凄凄”,茂密青苍的样子。晞(xī):干。
[6]萋萋:一作“凄凄”,茂密青苍的样子。晞(xī):干。
[7]跻(jī):指道路崎岖,难以攀登。
[8]坻(dǐ):水中的高地。
[9]采采:意同“萋萋”。
[10]涘(sì):水边。
[11]右:曲折。
[12]沚(zhǐ):水中的小沙洲。
【作者】
秦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篇,为秦地汉族民歌。古秦国原址在犬戎(今陕西兴平东南),东周初,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开始列为诸侯,改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自此逐渐强大起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秦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秦风包括十首诗歌: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和权舆。
【赏析】
蒹葭是诗经中的抒情名篇,在秦风中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独具一格。全诗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而却求之不得的惆怅心情。作品不仅文字很简单,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的字,而且内容也极为单纯,选取的是古今中外永恒的爱情题材,描写的是男女恋爱时的情景。诗人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来做简单的描写:在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葭泛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心上人。全诗三章重章迭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非常丰富,让人百读不厌。
此外,本诗的主旨也可超乎爱情之外,象征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己心目中尽善尽美的理想,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优秀的作品总会在后代得到不断的回应,“蒹葭之思”“蒹葭伊人”一度成为旧时书信中常见的怀人套语;曹植的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由此可见,蒹葭一诗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
这首诗,是诗人方干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首句以“非我有”扣诗题“旅次”,说明举目所及都是异地之景,托出自己落泊失意、他乡作客的境遇,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调。次句写诗人触景而起对家乡的怀念。身处异地而情怀故乡,
-
作者: 王瑞明 《契文举例》二卷,为第一部考释甲骨文
-
伙: 古代兵制十人为一火,也就是说十个人吃一锅饭,同火称伙伴,还有伙食。《木兰辞》中说:“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忙。”而伙计,在旧时指店员或长工。汉语在这方面的词本来是很丰富的,如“店家”“小二”“伙计
-
徐照《三峡吟》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②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③ 【注释】 ①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位于长江上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南津关。②“山水”句:《水经注·江水》
-
祭石曼卿文祭石曼卿文 【原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322]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323],以清酌庶羞[324]之奠,致
-
途经河南开封府朱仙镇时所作。词下原注:“道光季年,河决开封,举镇惟岳祠无恙。壬午(光绪八年,1882)扶护南归,曾梦游祠下。”对这座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庙,词人是心仪已久了。
-
《复活》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中心情节环绕着玛丝洛娃和聂赫留道夫两个主要人物展开。玛丝洛娃原是聂赫留道夫姑妈家一个半是养女半是奴婢的纯洁少女,
-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白居易的这句诗出自《钱塘湖春行》。全诗意味着今年我们欢笑,明年我们继续欢笑。秋月和春风对我们来说都是平静的伴侣。上一句是“晓看红湿处,花丛鸟起飞”,下一句是“一片孤城万仞山”,意味着好景不长,人生如此短暂。这首诗诠释了生活的起伏变化,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快乐和美好时光。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 [1] ,多不见于篇 [2] 。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 [3] 。 【段意】 叙述司马迁写作此文的缘由。 字数:63 注释 [1]此句谓,本传之所以不载古时候的卜人。所以,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