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之不可用,犹婴儿之心”注释、译文和评说
【注释】 伊尹:商汤的相,辅佐汤灭夏。剔首:古代用针砭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揊(pì):割开。痤(cuó):疖子。浸:逐渐。犯:遭受。师:效法。浚(jùn):深挖。郑:诸侯国名,位于今河南省中部。谤:毁谤。訾(zǐ):诋毁。
【译文】 不懂得如何治国的人一定会说:“要顺应民心。”但是,假如顺应民心真的可以治理好国家,那么,像伊尹、管仲这样的人才也就没有用了,只需要听从民众的意愿就可以了。可见,民众的见解是不可以采用的,因为它就像婴儿的想法一样。对于婴儿,如果不用针砭刺他头部的穴位,就不能制止他的腹痛;婴儿生了疖子,如果不割破疖子病情就会逐渐加重。针砭刺穴位或割破疖子的时候,必须一个人抱着他,由慈爱的母亲去为他治疗,可婴儿还是会啼哭不止,这是因为婴儿不懂得遭受一点小痛苦却会得到很大的好处。……君主总是要寻找圣明通达的人,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民众的见解是不可以照着做的。从前洪水泛滥时,大禹开挖江河进行疏通,而民众却堆积瓦石加以阻挡;子产提倡开垦荒地,种桑养蚕,而郑国人却说他坏话。大禹为天下谋求利益,子产为郑国人着想,可是他们都因此而遭到毁谤,由此可见,民众的见解不能够采用不是很清楚的吗?因此,选拔人才时去寻求那些崇尚贤能和智慧的儒生,制定政策时希望迎合民心,这都是国家混乱的根源,是不可以用来治国的。
【评说】 法家思想文化中有着天然的排斥民主的基因,韩非的雄辩就能够说明中国几千年来为什么都是君主专制制度。当韩非言之凿凿地宣称只有违背民心才是从根本上为民众着想时,似乎怀着满腔诚意,让人捉摸不透其中是否有诈,但是韩非公然唆使君主漠视民意未免过于惊世骇俗。
-
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
燕子带来黑夜,晨光遂也迁徙,落满了二月遗书上的玉兰花。一 上一个周六,我去西二上课,在走廊处便闻到了馥郁花香,不像茉莉栀子清
-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
乘风破浪, 十门大炮; 不是航海, 而是飞行。 恐怖是名, 海盗是姓。 方圆百里, 谁人不惊。 明月当空, 海风阵阵, 激起波涛, 白浪翻滚。 左是亚洲, 右是欧美, 首领遥指 伊斯坦布尔。 “我的勇
-
伦敦, 我美丽的伦敦, 不是落日, 也不是苍白、 翠绿的苍穹, 透过帘子一样的银桦树, 熠熠闪烁, 不是那一片宁静; 不是小鸟 在草坪上 蹦蹦跳跳, 也不是悄悄降临到 万物上的黑暗—— 不是那一切感动
-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写春寒犹重,而用腊侵、雪破表述,起笔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今年春浅”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
-
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汹涌的河水也好,可是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而水声也是不断的哗啦哗啦在耳边响
-
【3375】硬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蔡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1 1万字,2014年1月第1版,39元)△共10章:三十年仁政乃成;发展是硬道理;
-
此诗是作者向温庭筠吐露心声,表明没有归宿感。 首联一二句,写作者的孤独、失眠,苦吟诗句。“苦思搜诗灯下吟”,是说心中的惆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苦”、“搜”,表明写诗并不随便轻易,“搜”字尤其好,说明诗人心里的思念不是普通词句能形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