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①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 ①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
【鉴赏】
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以后,在黄州写了不少寄情于山水的诗文。这首小词便是其中一首很有特色的佳作。
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词人的感受。它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写得很优美的散文,可与其记承天寺夜游媲美。
上片头两句先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首句倒装,正常语序是:“浅浪弥弥照野。”主语是浅浪,浅浪可作比喻看,即月光也;也可作写实看,则溪水反射月光以照野。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广阔的天空还有些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地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 这无限的空间,美好的自然,便和诗人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一起了。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鞯。它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用来遮挡尘土。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把典故融化于景物描写之中,这是很成功的一个例子。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渴望,可以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过片二句,更进一步抒发十分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这就为“解鞍少休”补充了看来非常奇特,实际上更为充足的理由。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一溪风月确实太迷人了!你看,月光洒满了静静的原野,洒满了清澈的溪流,水月交辉,真像缀满了无数晶莹无瑕的珠玉。如果策马前进,马蹄岂不踏碎那些珍奇的琼瑶?这怎么能行呢?可千万不能让马儿踏碎它呵!词人在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由于感情的挚浓,使譬喻的客体升到了突出的地位,因而它的形象显得更鲜明,更生动。这种表现手法是从生活中来的,不背理,更不违情。叶燮在原诗中云:“夫情必依于理,情得然后理真,情理交至,事尚不得耶?”月色皎洁,加之以醉人痴语,怪不得异想天开,这是“理”;十分珍惜美好的月色,这是“情”。“情理交至”,这就更巧妙地揭开了词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帷幕。这个境界是极为幽美、静谧、纯洁的,如果有一丁点儿外物羼入,就会被损害,被践踏。此一境界,当是东坡的独特感受,前人似未曾有过。
“解鞍欹枕绿杨桥”,词人终于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 “少休”了。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这个结尾如空谷传声,余音不绝。妙在又将展现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却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用丰满的联想去感受它。作者在词中不去写“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抓住了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便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这是因为他是从杜鹃啼叫声中醒过来的,由杜鹃之啼才首先感到春晨之美。词人真实地记录了他第一次难忘的感受,因而也就给读者留下了第一次动人的印象。
苏轼在这首小词里,反映他在黄州的旷放生活,表达了他乐观而豁达的胸襟。写景之中,处处有“我”,“我”之情怀,即在景中。天上的明月、云层,地上的溪流、芳草,乃至玉骢的骄姿,杜鹃的啼声,无不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借。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遇而成趣,逐步展示诗的意境。词人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杜鹃之啼,春天之晓,与词人醉后的清醒是十分融洽的;犹如弥弥的浅浪,隐隐的层霄,一溪的风月和词人朦胧的醉意非常相称一样。元好问云:“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这话说得很有见地。否则,弥弥浅浪,“干卿何事”?一溪风月,也不过是大自然的图象而已。诗词佳作,每以情胜,良有以也。
-
山鹧鸪 作者: 白居易 【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剪纸的著名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剪纸的古诗词,描写剪纸的诗句,关于剪纸的诗句。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唐】白居易 译文:疏通水流好像剪纸一样,挖掘堵塞就如同撕裂丝绸。2、镂金作胜传荆
-
虞美人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祝 平生个里愿怀深,
-
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顺治十七年(1660)农历八月,诗人临时充江南同考官,由扬州赴江宁(今南京),九月因病又渡江归扬州,乃有此诗。这首七绝描写
-
《少年游》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 ① 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 ② 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注释】 ①九街:犹言九陌,京师街巷之通称。②金屋:据
-
《贾平凹秦腔》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贾平凹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
-
题解 本文选自《靖节先生传》,原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小记。《桃花源诗》和这篇小记,都表现了陶渊明不满当时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这正是后来好些封建文人津津乐道世外桃
-
《朝中措》·欧阳修 欧阳修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盅。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b这首《朝中措》是欧阳修赠给继他任扬州太守的刘原父的。
-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
-
[唐]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②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③ ,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 ①本篇选自李白《李太白全集》。②何意,一作“何事”,为什么。栖,栖息,这里是隐居的意思。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