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周邦彦《少年游》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少年游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①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②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注释】 ①九街:犹言九陌,京师街巷之通称。②金屋:据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这里指华丽的房屋。
【译文】 记得那时,清晨的阴云,飘散着轻轻的雨丝;春天的楼阁,平添了淡雅的秀姿。杨柳哭泣,花儿悲啼,街上一片泥泞;门外的燕子,也湿漉漉懒得起飞。如今,灿烂的阳光照亮了华美的屋子。正因为有了桃花一般美丽的你,我才感到春色的明丽。不过这情味,反而不如当年,我们冒雨在小楼相会,幽恨绵绵只有我俩知。
【总案】 在清真集中,本词之前,还有另一首少年游。情调相似,可谓姐妹篇。为了更进一步理解本词,录之于下:“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这两首词都是今昔对比,今胜于昔,洋溢着一种春天的温暖与欢悦。本词今昔之感更其强烈。上片写景中的“柳泣花啼”,将花柳拟人,赋以悲戚的感情色彩,这是诗人自己情感的明显外射。所谓“泥重”、“燕飞迟”,这细微的感受也是诗人心理沉重的反映。下片“丽日明金屋”和“春色在桃枝”,都可看作双关。当然,这两句是大自然春光的真实写照;但是,其中不也有诗人欢悦心情的折射和美满爱情的象征吗?在写足今日爱情的美满之后,再添上往日凄苦、辛酸的回忆,其乐更甚。清真真是善于写曲折细腻感情的诗人。
-
范文正公仲淹少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
-
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 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有个叫魏鹏的官宦之子,自幼在浙江与贾家女儿娉娉订了婚,父亲死后举家回到襄阳家乡,音讯遂绝。魏鹏长至18岁,聪明好
-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年代】:唐 【内容】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
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鬓衰酒减欲谁泥,迹辱魂惭好自尤。梦寐几回迷蛱蝶,文章应广《畔牢愁》。无穷尘土无聊事,不得清言解不休。
-
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诗是作者谪贬江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元和十年正月,元稹被召回长安;同年八月,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一来一去,都经过了蓝桥驿。
-
兴举学校,尊师重道,人材辈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兴举学校,尊师重道,人材辈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本诗写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上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对此,谭嗣同刺激很大
-
秋兴(其一)[唐]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玉露:白露。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东。巫峡:在巫山边,长江三峡之一。江
-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韩语歇后语骂人不带脏字,内容包括求骂人不带脏话的歇后语,越多越好,韩语如何骂人,骂人的歇后语不带脏字。1.蝙蝠身上擦鸡毛你算什么鸟? 2.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3.鳖下的王八蛋! 4.布袋里失火烧包! 5.苍蝇采蜜装疯(蜂) 6.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