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鬼》
吝啬鬼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1622—1673)的另一部代表作。巴黎高利贷者阿巴公,家有万贯,但他吝啬刻薄到叫人不可置信的地步。他完全不顾年轻人的幸福和爱情,要儿子克雷央特娶一个有钱的寡妇,逼迫女儿爱丽丝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富有老头,他自己正打算娶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玛丽亚娜。他之所以要娶这个姑娘,也正是因为他看中了少花钱这一点——姑娘的母亲重病在床,给一点治疗费,便可以把姑娘轻易地娶过来。但是,玛丽亚娜正好是克雷央特的情人。一天,儿子的仆人为了成全少主人的婚事,将老主人埋在花园里的一万金币偷给了少爷。阿巴公发现钱丢了以后,觉得宇宙易色,痛不欲生,要动员一切国家机构帮他捉贼。追赃追到管家法赖尔身上,发现法赖尔和自己的女儿是一对情人。儿子克雷央特要父亲在金钱和爱情之间进行选择,只要他放弃爱情,便可将一万金币还给他。昂赛末应约前来签订与阿巴公女儿的婚约,原来他是法赖尔和玛丽雅娜的父亲。他答应负担两对年轻人的一切结婚费用,并答应给阿巴公做一件新衣服,让他在办喜事那天穿。阿巴公在确实得知自己的钱箱分文未动的时候,才点头应允儿子和女儿的婚事。
剧作家调动一切戏剧手段来塑造阿巴公的绝对情欲——金钱欲。他不仅克扣子女的花费,剥夺他们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而且还在大街上向邻居的一只猫追究责任,因为它偷吃了他的一只羊腿,甚至在半夜里去偷“给多了的”喂马的荞麦,结果挨了车夫的一顿痛打。他见不得人向他伸手要钱,谁一伸手,他就浑身抽搐哆嗦。阿巴公是一个拜金主义者的形象,是贪婪吝啬的资产者的典型代表。和伪君子答尔丢夫一样,他早已越过时代和国界的限制,成为世界文学形象中吝啬鬼的代名词。
吝啬鬼中的人物形象典型生动,呼之欲出,叫人过目不忘。阿巴公已年过花甲,但他还耽于女色,可是又不愿多花一个铜板,充分体现了资产者在积累欲和享受欲之间的矛盾冲突。特别是作者让吝啬的阿巴公和高利贷者的阿巴公二者合为一身,这就使他的贪婪和吝啬有了特别的份量:在他身上,“致富欲和贪婪欲作为绝对的情欲占统治地位”。喜剧的语言幽默夸张,与人物的身份、性格贴切一致。阿巴公在四幕七场中的那段“捉贼独诵”,是他“钱比命贵”的绝对情欲的生动写照。不过,喜剧以巧合手段匆匆结尾,不仅落于俗套,而且也违反了生活和艺术的真实性。
-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名言: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句意: 孔子教导弟子, 各因其材性, 有从政事角度进行教育的, 有从言语角度进行疏导的, 有从德行的角度进行感化的。 出处: 宋
-
如果抹去一部分怨恨你可以视为我的亲人如果彼此心有灵犀黑夜便沦为白昼宇宙浩渺不知哪片云彩会突然降雨给愈加干裂的土地以滋润与萌发远眺与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
-
唐·元结2乾元己亥3,漫叟待诏在长安4,时中行公掌制在中书5。中书有醇酒,时得一醉。醉
-
名言: 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 句意: 诗意贵深远而不贵浅近, 贵淡薄而不贵浓艳。浓艳而且浅近的容易懂得, 淡薄而且深远的不易懂得。 出处: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勇敢,内容包括表达勇敢的诗词,关于勇敢的诗句,描写“勇敢”的古诗句。表达勇敢的诗词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3.举
-
【题 解】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次,停泊。由于诗人是洛阳人,一生中
-
小马哥:
-
郑燮 兰花质性本清幽,卖与人间不自由。 好把竹枝兼石块,故交相伴免春愁。 【评说】 本诗选自南京许莘农藏郑燮《兰竹石图册页》题诗,卞孝萱辑《板桥集外诗文》据以收录。兰草幽香清远,馥郁袭人,所以郑板桥曾
-
国学名句“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出处和解释
【名句】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语出《商君书·算地》。圣人治理国家,观察民俗制定法令,则达到大治,考察国情,从事农战则符合时宜。为国:治理国家。观俗:观察民俗。察国:指考察国家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