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中秋月》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晏殊中秋月
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①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②
【注释】 ①霜影:皎洁的月光。羁人:羁旅他乡的人。向隅:独自朝着角落,这里是孤独寡欢之意。②素娥:指月中嫦娥。玉蟾、桂花:传说月中有蟾蜍、桂花。
【译文】 一轮明月静静地洒下皎洁的清辉,庭院里梧桐树轻轻地摆弄着自己的影子。在这寂寞的中秋夜,飘泊的旅人只能独坐灯火阑珊的角落。天上宫阙,今夕又如何?素洁的嫦娥呵,你真的无怨无悔?夜夜相伴清冷的玉蟾、孤寂的桂花。
【集评】 今·金性尧:“用李商隐嫦娥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和月夕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句意。李诗是有寄托的,联系到前面选的寓意,则这首中秋月可能亦有寄托。”(宋诗三百首第24页)
【总案】 中秋佳节,是吉祥、团圆的节日,民间传统有祭月、赏月的习俗。可这又是个最易触动愁情的节日,游子离人面对一轮明净的圆月,怎不惆怅、忧伤?此诗便笼罩着这一层淡淡的哀怨。首联“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立刻将人引入凄清的氛围之中。家家户户,欢声笑语,唯有诗人独自向隅,愣愣地注视着月影的移动。“转”字暗示出诗人“独向隅”的时间之久。尾联忽发奇想,不说自己“孤冷”、“怅恨”,却说“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天上、人间离别的滋味,该是一样的。诗人替素娥设想,抒自己的情怀,表达含蓄、委婉。此诗化用李商隐的诗意,而浑成自然,不着痕迹,诚如艇斋诗话云:“晏元献小词为本朝之冠。”然小诗“亦有风致,不减唐人”。这首七绝可让人一睹晏诗的风采。
-
欧阳修 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 有力而不好,好之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致之。象犀虎豹,蛮夷山海杀人之兽,然其齿角皮革,可聚而有也。玉出昆仓、流沙,万里之外,经十余译,乃至乎中国; 珠出南海
-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逗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之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颔联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
-
【注释】:《薄媚》是大曲的一种。所谓“大曲 ”,就是指唐宋时的大型歌舞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凡大曲 ,有散序 、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 、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 。”这是相当于
-
(宋)曾巩 满城山色长浮黛, 绕舍泉声不受尘①。 四镜带牛无事日②, 两衙封印自繇身③。 白羊酒熟初看雪④,黄杏花开欲探春。 总是济南为郡乐, 更将诗兴属何人。 【题解】 济南位于山东中部偏西、黄河南
-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木兰”类的诗句
-
弁彼鸒斯,归飞提提。 ① 民莫不谷,我独于罹。 ②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踧踧周道,鞫为茂草。 ③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④ 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⑤ 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⑥ 惟
-
宿酲寂寞眠初起,春意阑珊日又斜。劝我加餐因早笋,恨人休醉是残花。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兄弟东西官职冷,门前车马向谁家?
-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作品赏析①:试题又作“宴王道士山房”。②“常魂”句:一作“常梦游清都”。清都:《列子·周穆王》:“
-
《菊花·折菊》咏菊花诗鉴赏 杜牧篱东菊径深,
-
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衰废时所薄,只言僚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