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散文诗
兼有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它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如篇幅短小,题材广泛;表现灵活,手法多样;直抒胸臆,以意为主;形散神聚,博而不杂。但与一般散文相比,语言更注意凝练,内容的跳跃性较大,具有一般诗歌所要求的意境,常在有限的篇幅中,隐含着丰富的哲理,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9世纪中叶。第一个使用“小散文诗”一词并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的诗人波特莱尔。1915年,中华小说界2卷7期刊登的用文言文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译者刘半农),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1918年,新青年杂志4卷5期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文末所附的说明中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此后“散文诗”这一名称便开始在中国文学界出现。
散文诗的题材往往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但所揭示的思想却往往比较新鲜,能给人们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如鲁迅的雪,作品所描绘的雪景,人们并不陌生,而字里行间洋溢的对美好、光明的追求以及与冷酷现实顽强斗争的精神,却并非人们一下子能体察得到的。这便使作品达到了以小见大、言近旨远的效果。再如高尔基的海燕,通篇描绘了暴风雨来临之时海上的景色以及海燕与海鸥、企鹅等对待暴风雨的不同态度。在这样的描绘中,作者言此意彼,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先锋的歌颂。散文诗往往运用这种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使作品充满战斗活力。
散文诗不分行,也不一定象一般诗歌那样押韵;句子整散不一,错落有致,不必象一般诗歌那样讲求比较严格的音节等。但是,它又与一般散文有着明显的区别;它的语言高度凝练,情景高度统一。“诗不宜直说”,这在散文诗的语言上同样有所反映。
-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755—?),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
-
作者: 崔承枢 【原诗】:北风卷地白草折(1),胡天八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江西省建筑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江西的古诗词,描写江西的古诗词,全中国关于江西的古诗词(加上朝代)。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宋] 晏几道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赣江
-
中州之蜗,将起而责其是非,欲东之泰山,会 ① 程三千余岁;欲南之江汉 ② ,亦会程三千余岁。因自量其齿 ③ ,则不过旦暮之间。于是悲愤莫胜, 而枯于蓬蒿之上, 为蝼蚁所笑。 ——《于陵子》 【注释】
-
【名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注释与译文]希望你学那傲霜斗雪的高大的青松,千万不要做艳丽一时、自我卖弄的桃李。韦黄裳为人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讽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参考文献 (唐)李白《赠韦
-
闲倾残酒后,暖拥小炉时。舞看新翻曲,歌听自作词。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除却慵谗外,其余尽不知。
-
【原题】:作堂六桂之东命之曰桂生取汉人招隐篇桂树业生之语也诗以记之
-
明·祁彪佳2园以藏山3,所贵者反在于水4。自泛舟及园,以为水之事尽,迨循廊而西5,曲沼
-
【出处】 唐李白 《长相思》 【译注】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用法例释】意为由于长时间的苦苦思念,变得心欲衰、肝欲裂,难以忍熬。 【鉴赏】 沉重一语,极言相思之苦。诗句短促有力,悲恸 不已
-
地压坤方重,官兼宪府雄。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山水衙门外,旌旗艛艓中。大夫应绝席,诗酒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