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率兽而食人”注释、译文和感悟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率兽而食人”注释、译文和感悟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廐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梃(tǐng):棍棒。②庖(páo):厨房。③廐(jìu):马圈,马棚。④莩(piǎo):殍,饿死的人。⑤恶(wù):讨厌。⑥恶(wū):乌,哪里。⑦俑:古代用于殉葬的用木刻或陶制的像人的人偶。
【译文】
梁惠王说:“我愿意静下心来听你指教。”
孟子对答道:“用棍棒打死人与用刀杀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用刀杀人与用政策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大王您的厨房里堆放着肥肉,马棚里养着肥马,而百姓却饿得面有饥色,田野里躺着由于饥饿而死亡的尸体,这就是率领着野兽而吃人啊。野兽之间相互残食,人们还讨厌呐;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实施的政策却导致率领着野兽而吃人的结果。这哪里还配做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第一个作俑用以陪葬的人,他真该断子绝孙啊!’用木偶、陶人作陪葬,是因为它们太像真人了。用木偶、陶人作陪葬都不应该,作为百姓父母官的官吏怎么可以让自己的百姓饿死呐?”
感悟
英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由于圈地运动而导致的“羊吃人”的现象。我国前几年由于对煤矿安全认识不足、对安全设施投资不够、保障不力而又急于扩大生产,致使矿难屡屡发生,矿工的生命安全一度受到严重的威胁。有人批评说,那生产出来的煤是带血的煤、是吃人的煤。
现在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由于房地产政策的偏失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卖地”的冲动,我国的有效耕地面积每年都在锐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如果不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及时地对有关政策加以调整,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房吃人”的事将不再是传说。
猜你喜欢
  • 唐宋八大家《曾巩·送王希序》散文鉴赏

    《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 欧阳修《减字木兰花》全诗鉴赏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 李商隐《燕台诗四首·春》鉴赏、赏析和解读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 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 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 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 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宽迷处所

  • 郭璞·游仙诗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郭璞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郭璞生活在西晋末、东晋初,这是一个混乱而又不争气的时代,“八王之乱”

  • 《淡淡的浓浓的》阎纲散文赏析

    十年前的2008年,举办“侯雁北(阎景翰)先生80华诞暨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60周年座谈会”,我给叔叔送上贺辞:孔孟兼容老庄 尊鲁又投孙

  • 李白诗《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出处】 唐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 【鉴赏】 不知不觉中碧绿的山野又到了黄昏的时候; 那天空的秋云,暗沉沉地不知有多少重? 原诗是说作者在山中听蜀僧弹琴,那有如流水般的

  • 诗经·关雎 翻译|注释|鉴赏

    关关雎鸠,① 关雎鸟关关和唱, 在河之洲。② 在河心小小洲上。 窈窕淑女,③ 好姑娘苗苗条条, 君子好逑。④ 哥儿想和她成双。 参差荇菜,⑤ 水荇菜长短不齐, 左右流之。⑥ 采荇菜左右东西。 窈窕淑女

  • 《劝农赏析》

    此诗共六章,第一章言上古之时百姓的朴素生活。第二章追述后稷播植自给,舜禹躬耕稼穑,都十分重视农业劳动。第三章写古代士女竞相耕作,时代清明,农人安然自逸。第四章写古代贤达之人尚且躬耕,众人庶士更当勤于耕种,以保自安。第五章谈耕作的重要性。

  •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