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死不恨矣。
名言: 嗟乎,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死不恨矣。
注释: 嗟乎: 感叹词。寡人: 君主自称, 这里指秦王。此人: 指韩非子。与之游: 和他交游。这是因秦王看到韩非子的孤愤、五蠹等书, 深感钦佩。恨: 遗憾。
句意: 唉: 我如果能见到韩非子这个人并和他交朋友, 死了也不遗憾了。
汉·司马迁史记·韩非列传
-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温庭筠《更漏子》温庭筠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 ① 。遍照画堂秋思 ② 。眉翠薄,鬓云残 ③ 。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④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释
-
唐贤启状唐贤启状 【原文】 故书中有《唐贤启状》一册,皆泛泛缄题[1]。其间标为独孤常州及、刘信州太真、陆中丞长源、吕衡州温者,
-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
-
岂独爱民兼爱客,不唯能饮又能文。白苹洲上春传语,柳使君输杨使君。
-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起笔突兀,如两个擎天大柱。子死于孝,臣死于忠,此二句蕴含儒家思想本原。《易。序卦》中讲:“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儒家认为孝之意义在于
-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有人
-
江阁要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浮云不负青春色,细雨何孤白帝城。身过花间沾湿好,醉于马上往来轻。虚疑皓首冲泥怯,实少银鞍傍险行。
-
用闺情闺怨的比兴来借题发挥,是古代文人的常用手法。本词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女子“艳怀”中恋情的那部分内容淡化,让她抚今追昔的怀念对象扩大到“采香芳侣”的一切“故人”。
-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② 。有梓人款 ③ 其门,愿佣隟宇而处焉④。所职寻引 ⑤ 、规矩 ⑥ 、绳墨 ⑦ ,家不居砻斫之器 ⑧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
摘要: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西湖的波光动荡摇晃,天晴之时,最是美丽动人,即使在雨雾之中,山色迷茫变幻,也显得秀丽新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语出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一。诗曰: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