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赏莫如厚而信,罚莫如重而必”注释、译文和评说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赏莫如厚而信,罚莫如重而必”注释、译文和评说

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五蠹)


【注释】 峭(qiào):严峻。布:棉麻织品。帛:丝织品。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铄(shuò):熔化。溢:通“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掇(duō):拾取。必:坚决执行。
【译文】 明智的君王总是立法严峻,用刑严厉。一丈左右的布匹,平常的人也舍不得放手;熔化着的黄金即使很多,盗跖也不敢去捡。一种东西如果不一定有害,那么就是一丈长的布匹人们也不肯放弃;如果一定会伤害到手,那么即使有很多黄金人们也不敢去捡。因此明智的君主一定要严格地施行刑罚。所以施行奖赏应当从优而且要说到做到,使人们贪图它;施行惩罚应当严厉而且要坚决执行,使人们畏惧它;制定的法律应当统一而且要固定不变,使民众都能牢记它。所以君主施行奖赏不要随意变动,执行刑罚不要有赦免的情况。对人进行奖赏时要给予他荣誉,对人进行处罚时要毁坏他的名声,这样,贤能的人和不贤能的人就都会为君主竭尽全力。
【评说】 执行刑罚,绝不手软;施行奖赏,言而有信;赏罚分明,执法如山。这些举措较为符合法治的表面特征。但是韩非的法治并不彻底,因为在这中间仍然掺入了不属于法治的东西,那就是试图对个人名声作法律分外的毁誉,这显然是在施展人治的伎俩。
猜你喜欢
  • 《跋渊明集》原文|翻译|赏析

    宋·陆游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居城南小隐2,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

  • 《清平乐·凤城春浅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妇之思的词作,大概作于词人留居钱塘之时。   全词以“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起句。“凤城”即南宋京城临安。“春浅”言初春,指出季节。“寒压花梢颤”,因时为初春,故残寒肆虐,花梢打颤,“压”字给人以寒气如磐的沉重之感,一方面

  • 《园葵赋》原文|翻译|赏析

    风暖凌开,土昌泉动〔1〕。游尘曝日,鸣雉依陇〔2〕。主人拂黄冠,拭藜仗〔3〕,布蔬种

  • 《容斋随笔·欧阳公勋封赠典》译文与赏析

    欧阳公勋封赠典欧阳公勋封赠典 【原文】 吉州[1]新刊《欧阳公文集》,于年谱下尽载官爵、制词,无一遗落。考之今制,多有不合。虽非

  • 唐宋词之李煜《乌夜啼》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默默无言独自登上西楼,楼头明月犹如镰钩。长着梧桐的深院,好像锁闭着寂寞的清秋。 千缕的情绪

  • 社会调查自白

    【3571】社会调查自白(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9万字,2017年10月第1版,34元)△共8个部分:①引子;②社会调查概述;③民族调查;④农村

  • 白居易《杂曲歌辞·乐世》全诗赏析

    管急丝繁拍渐稠,绿腰宛转曲终头。诚知乐世声声乐,老病人听未免愁。

  • 椎名麟三作品分析

    【生卒】:1911—1973【介绍】: 日本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出生于姬路市一个职员家庭。原名大坪升。中学时代,因父亲与母亲矛盾较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出处】唐白居易《 暮江吟 》 【意思】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露 水像珍珠,新月似弯弓。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提示】可怜,可爱。真珠,珍珠。两句的意

  • 《山鹧鸪》情诗三百首赏析

    山鹧鸪 作者: 白居易 【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