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土王爷——谢土
古往今来都认为金木水火土统领四季,木领春季,火领夏季,金领秋季,水领冬季,五行中唯土无季可领,遂取每季始月十八日为土王爷领事日。土王立下一个禁条,即在土王领事之天,禁止破土兴建或采穴筑坟,如实在无法择日,即谓违犯禁条,就要谢土供祭。一些丧葬人家,如逢夏日,不能将尸臭腐再掩埋,姑将棺木抬到地头,再动土挖掘,俗称“借死穴”。如果赶上十八日那天,那就犯禁,就得谢土神了。
谢土时辰是农历十月十五日,也是传说,上天诸神各司其职,武太岁在正月初一当班,文太岁在十月十五日当班,人们认为初一是喜庆之日,怕扫了太岁的兴,十五是举行谢土仪式最恰当的日子。
谢土分为大谢小谢两种方式,大谢要制作五色纸旗于晨曦中按方位插于取土处,即东方甲乙木插绿旗,南方丙丁火插红旗,西方庚辛金插白旗,北方壬癸水插黑旗,中央或取土处插黄旗,并取回少量的土供奉于神案。供品为五只莲花大供,猪头三牲。古俗流传至今,逐渐演变为面食供奉。还供一刀肉,斤两不限,可多可少,另加五样土产品,即花生、红薯、萝卜、蔓青、山药等,总之凑足五样即可。土供完连夜送返原处,放炮送神。谢土主祭人家贴黄对联、挂会纸、忌门三天,谢绝亲朋好友来访,家中一应物件只进不出,即使是劳动工具也拿不出去,急用可上邻居家暂借一用,三日后开禁归还,购物也须借钱办理。
小谢则删去插旗、贴对联,挂会纸,忌门等,余则与大谢相同。
经过这番祭祀供奉,当地人即认为礼数走到,祈得合宅平安,可安居乐业,心理自然平衡,一切该万事如意了。
-
这首词是朱敦儒的晚年之作,全词表现了一种出尘旷达的悠闲境界。 “先生筇杖是生涯”,开头一语是全词意蕴的形象的总概括,“筇杖”,乃竹杖;“先生”,乃自谓。词人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以“筇杖生涯”进行涵盖,就表明他已无心于世事,完全寄情于自然
-
宋·王安石 某启 ② :昨日蒙教 ③ ,窃 ④ 以为与君实 ⑤ 游处 ⑥ 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 ⑦ 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⑧ 。虽欲强聒 ⑨ ,终必不蒙见察 ⑩ ,故略上报 (11) ,不复一一自辨
-
印度作家尼勒默尔·沃尔马*的代表作品。1960年《候鸟》出版后,被公认为是印度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沃尔马的作品中,人物多半是孤独、
-
清平乐 【宋】晏殊 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 绿波依旧东流 【简析】
-
名言: 用兵之法, 杀人如刈草, 使钱如使水。 注释: 刈: 割。使: 用。 句意: 用兵作战的法则, 就是杀人如同割草, 用钱如同用水。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用兵》
-
汉文帝议振贷诏 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
-
猴吃西瓜猴王找到个大西瓜。可是怎么吃呢?这个猴啊是从来也没吃过西瓜。忽然他想出一条妙计,于是就把所有的猴都召集来了,对大家说:“今天
-
亦称“意志主义”。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世界的本质、万物之源的反理性主义的主观唯心论哲学。它作为一种哲学倾向,古已有之。北非著名
-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荆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