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赏析》

  这首词创作时代较满江红·怒发冲冠略早,写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

  这首壮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洁地写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万岁山亦名艮岳。据宋史·地理志·京城记载,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积土为假山,山周十余里,堂馆池亭极多,建制精巧(蓬壶是其中一堂名),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此,专供皇室游玩。“珠翠绕”、“笙歌作”,极写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

  第二段以“到而今”三字提起(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所以紧接二句就写到作者心中宿愿——率领劲旅,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这两句引用汉书终军请缨典故,浑成无迹。“何日”云云,正见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在南北宋之交,词起了一次风格化的变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约深曲,这种艺术上的转变根源却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词的时代性主题。当时写作豪放词的作家,多是主战派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将领,其中也有岳飞,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的。这首满江红即以文法入词,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严格遵循时间顺序,结构层次分明,语言洗练明快,已具豪放词的一般特点。

猜你喜欢
  • 小学生期末教师古诗词评语(小学生评语用古诗怎么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期末教师古诗词评语,内容包括小学生评语用古诗怎么写,期末评语,学生评语,诗意评语,古诗评语,小学生期末评语(诗句)。班主任老师都在忙碌着,给学生填写放假通知单。其中一项是教师评语。我看了几位教师给孩子写的评语,觉得心中有话。“你期末考试成绩优异,是个品

  • 《扁鹊见蔡桓公》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原 文] 扁鹊见①蔡桓公,立有间②,扁鹊曰:“君③有疾④在腠理⑤,不治将⑥恐⑦深⑧。”桓侯曰:“寡人⑨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⑩好(11)治不病(12)以为功!” 居(13十)日,扁鹊复见(1

  • 古代诗文名篇之韦应物诗《滁州西涧》原文、鉴赏和解读

    韦应物诗《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前人论韦应物诗,多认为古诗胜于律诗,五言诗又胜七言诗。这首《滁州西涧》是七言古绝,却是传世名篇。韦应物以田园、山

  • 《告子上:舍生取义》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第 九 章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

  • 李贺《假龙吟歌》全诗赏析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苍鹰摆血,白凤下肺。桂子自落,云弄车盖。木死沙崩恶溪岛,阿母得仙今不老。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崖蹬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作品赏析

  •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全解析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其一、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忆江南江南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 国学名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语出《孟子·尽心上》。自私的人连拔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这样的事情也不干。后以“一毛不拔”形容人的极端自私。

  • 折桂令·春情原文及赏析

    原文: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译文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得什么是相思

  • 鲁迅《“友邦惊诧”论》全文、注释和赏析

    鲁迅的《“友邦惊诧”论》深刻剖析了中国在近代遭受外国侵略时所显示出的“友邦惊诧”态度。文章透过对华夷之辨的触动,指出我们应该抛弃西方文化奉行的国民主义盲目崇尚,并批评中国人为追求外国赞誉而屈从于西方的心态。这篇文章意义重大,告诫我们应该明辨是非、自强不息,使我们能走向独立、富强的现代化道路。

  • 有座岛屿在那里

    有座岛屿在那里有座岛屿在那里,有棵树在那里,有个人在那里。没有靠近,也不会遗忘。因为,一直在的感觉牢不可破。就算时光流转岁月无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