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一作秋夜客舍)赏析》
开头两句写景点题,写出山城深秋之夜的环境。第一句点明季节、景物,第二句写出时间、人物。秋天夜空晴朗,因而更使人感到景物的凄清,气氛的幽静。夜色渐浓,露水在渐渐凝结、垂落,楼下的江水,在静静地不断流淌。周围的山峰,像巨人一样屹立。夜风轻拂,一切都是那样柔和、安详。然而这寂静幽美的境界,却触拨了游子的心弦,引动了他的万千愁绪。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夜景:远处长江水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灯火,那是夜泊的客船和渔舟,新月高悬,万籁俱寂,这时从城中传来一阵阵捣衣的砧杵之声,回荡在夜空之中。两句写景和上联结合,增加了画面的优美。在这幅画面中,高天是深蓝的,疏灯是飘忽的,月光是柔和的,空山是黝黑的。秋夜、碧空、新月、露珠、江水、渔火、山峰,相互辉映,在这优美的画面之外,又传来断断续续的捣衣声,这岂能不触动诗人异乡作客的无限愁肠呢?
五、六两句由写景转到抒情。“南菊再逢”,是指诗人从成都东下至今已近两年。杜甫是永泰元年(765)四月从成都携家东下的,但秋天到达云安之后,因肺病、风痹等病复发,只得留下养病,次年夏初才抵达夔州。秋天,又从山腰客堂迁居西阁,因此说“南菊再逢”。此时诗人除了肺病和风湿痹症以外,还患有糖尿病,所以说“人卧病”。“南菊再逢人卧病”,刻划出了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处境和心情。因为时局动乱,战争不断,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接到故乡亲人的来信了。夔州在长安和洛阳的南面,所以称故乡的来信为“北书”。“北书不至”,自然是有具体原因的,这里却说是“雁无情”,就取得了意在言外、言而无尽的艺术效果。
最后两句由个人的身世遭遇写到对故乡的思念。上句写自己走到室外,倚杖步檐,仰看星斗。下句写由银河想到长安,表明思念故乡的心情。“步檐”与西阁照应,“倚杖”与“人卧病”照应。由“牛斗”而到“银汉”,由“银汉”而到“凤城”,一层一层地表现出了诗人由仰望星斗到眺望故国的过程。诗人对故国长安的无限思念就蕴含在这伫立步檐倚杖远眺的老人形象之中。
仇兆鳌曾经指出,这首诗在内容上和秋兴八首相似,可以说是八首诗的一个总括。但这首诗和秋兴八首在艺术上又各具特色。秋兴八首写景壮丽,气魄雄伟,表达诗人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和对祖国命运强烈的关心,风格更为抚郁悲壮,倾吐的爱国热忱更为深沉浩瀚。这首诗虽然写景如画而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杜诗精警凝练、清丽含蓄的风格。把这首诗与秋兴八首加以比较,可进一步了解杜诗同中见异的创作风格,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
-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劚????剑?等鬈珊肜溲?邸I瘁≈缗??ù海?崤狡??慎贽埂8赡灞≈亓⒔旁龋??绻馇镂奕栈琛T埠链俚闵?残拢?籽饪硗绾巫阍疲
-
(明)王之诰 九连城畔草芊绵①,鸭绿津头生暮烟②。 对岸鸟鸣分异域, 隔江人语戴同天③。 皇仁本自无私覆④,海国从来奉朔虔⑤。 分付边人慎封守, 莫教樵牧扰东田⑥。 【题解】 鸭绿江因水色绿如鸭头而得
-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
论题解析 [解题]个人与集体(individual and collectivity)中,个人,通常即一个人,和集体相对应。集体,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具有共同目标、信念等。集体是由某种共同的
-
杜甫 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少年行,乃乐府杂曲歌辞,本出于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场,即结任侠客为游乐之场的意思。歌辞内容,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曹植
-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此诗是作者后期的作品,它大约作于建安二十五年
-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作品赏析【鹤注】此亦夔州西阁作,故云江喧楼迥。诗成后,拈垂白二字为题,非专咏垂白也。《汉书·杜周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男对女的表白古诗词,内容包括男生对女生的表白诗句,古代男子表达对女子爱意的诗句,男生对女生表白诗词。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释义: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2、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李白《折杨柳
-
《萱草》咏萱草 萱草,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题目] 下面是对《望天门山》的分析,其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