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诗二首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诗二首赏析》

  王梵志的诗作在唐初流传极广,后来却一直被封建正统派视为“下里巴人”,不能进入诗歌艺术堂奥。现存梵志诗相当大一部分从内容上说,是劝世劝善的诗体道德箴言,这类诗较少文学价值。梵志诗最有文学价值的,当推那些有意无意作出的世态人情的幽默、讽刺画,就像这首诗。

  这首诗录自敦煌卷子本王梵志诗卷第三。诗用第一人称语气写来,类乎戏曲的“道白”。自夸有一处世法宝,这就是与世无争、息事宁人。这种旧时代人的一种“共相”,在诗人笔下得到个性化的表现。“与世无争”的概念并未直接说出,而通过诗中人活生生的语言:“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来表述。被人欺负到极点,却死也不肯上县衙门申诉,宁愿吃亏,这是进一步写“相打长伏弱”,连“忍无可忍”的意气也没有。诗歌形象打上了封建时代弱者的烙印,散发着生活气息(“相打”、“伏弱”、打官司都来自生活)。而“价值百匹练”的夸口适足见出人物身分(以“百匹练”为贵,自然不是富人意识),表现出人物处境虽卑微而不自知其可悲。通过人物的语言,诗人刻画出了一个甘居弱小、不与人争的小人物形象。

  这首诗录自费衮梁溪漫志卷十。与我有一方便一样,这首诗也用第一人称写,展现的却是一幅有趣的“三人行”的戏剧性场面。“骑大马”者与“担柴汉”,是贫富悬殊的两极。而作为这两极间的骑驴者,他的心情非常矛盾:他比上不足,颇有些不满(这从“独”字的语气上可以会出),但当他看到担柴汉时,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来。诗人这里运用的手法是先平列出三个形象,末句一点即收,饶有情趣。章法也很独到。

  这首诗真实地或略带夸张地写出了世人行为和心理上的某种通病,令人忍俊不禁,于笑中又有所反省。这首诗可作两种理解,既可看作是正经的、劝喻的,又可以读为揶揄的、讽刺的。但作正面理会则浅,作反面理会则妙不可言。这首诗作劝人知足看便浅,作中庸者的漫画象看,则惟妙惟肖。

  梵志这首诗未必没有劝世的意思,诗人对笔下人物还很欣赏同情。但是,诗人没有作概念化的枯燥说教,而采用了“象教”——即将理予以形象地显现。而他所取的又并非凭空结想的概念化形象,而是直接从平素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积累中撷取来的。它本身不惟真实,而且典型。当诗人只满足于把形象表现出来而不加评论,这些形象对于诗人的思想也就具有了某种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当读者从全新的、更高的角度来观察它时,就会发现许多包含在形象中、然而不一定为作者所意识到的深刻的意蕴。王梵志这种性格解剖式的笔调犀利的幽默小品,比一语破的、锋芒毕露的讽刺之作更耐读,艺术上更高一筹。

猜你喜欢
  • 苏轼《次韵曾子开従驾二首》全诗鉴赏

    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清庙幸同观济济,丰年喜复接陈陈。雍容已餍天庖赐,俯伏初尝贡茗新。辇路归来闻好语,共惊尧颡类高辛。入仗魂惊愧草莱,一声清跸九门开。晖晖日傍金舆转,习习风従玉宇来。流落生还

  • 尚书《仲虺之诰第二》译文与赏析

    仲虺之诰第二仲虺之诰第二 【原文】 汤归自夏,至于大垌,仲虺[18]作诰。 成汤放[19]桀于南巢[20],惟[21]有惭德[22]。曰:“予恐

  • 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全诗赏析

    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常无私齐绮馔,久坐密金章。醉客沾鹦鹉,佳人指凤凰。几时来翠节,特地引红妆。绣段装檐额,金花帖鼓腰。一夫先舞剑,百戏后歌樵。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

  • 《出都留别诸公(选一)·康有为》原文与赏析

    康有为天龙作骑万灵从, 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 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

  • 《红高粱》程中学散文赏析

    红高粱是迎接秋天的一份美好的礼物。刚一立秋,高粱就露出了红红的笑脸。火红的高粱剪裁出山的裙裾,山风一来,裙裾飞扬,飘摇出惹眼的美丽

  • 苏轼《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於板桥》全诗鉴赏

    退之仙人也,游戏於斯文。谈笑出奇伟,鼓舞南海神。顷者三韩使,几为蛟鳄吞。归来筑祠宇,要使百贾奔。我欲迁其庙,下数浮空群。移书竟不从,信非磊落人。公胡为拳拳,系此空中云。作诗颂其美,何异刻剑痕。我今已括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解题】 此诗约作于天宝七载(748)暮春,时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贬龙标尉(《新唐书王昌龄传》),李白闻知,写此诗遥寄。王昌龄:见《塞下曲》作者小传。左迁:贬官,降职。古时以右为尊,从右边迁往左边,就是

  • 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全诗鉴赏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作品赏析原题: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 宋之问《渡汉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诗人在武则天执政时期曾降官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县),后由于武三思的提拔,奉召回京。这首诗是他从岭南回归时所作。 诗的前二句依次层递,逐步展示出遭贬逐时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断、复

  • 古代诗歌之孟郊《秋怀》全译、翻译和译文

    孟郊《秋怀》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2 。老泣无涕泪,秋露为滴沥 3 。 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 4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余忆 5 。 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 6 。 【注释】 1.《秋怀》诗为一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