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赏析》
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却不同于那种甜蜜憧憬的怀想,亦不是刻骨铭心的感念。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小令,那么非此二字莫可当得:阑珊。
所谓“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正是“春花秋月,触绪还伤”的另一番写照。当年他曾和她一起攀上杏树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而今的杏花春雨一如往昔,而佳人已逝,以至于唯恐再见到杏花,触动自己的伤心事。睹物伤情,算是中国诗歌由来已久的传统。
转到下片,出现一组精工的对句:“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这两句解释出来,就是熏炉上的烟气轻轻萦绕,双袖在炉火中映出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泛出了酒晕。句中一个“漫惹”,一个“空将”,极写无聊之态。这里纳兰仿佛是说,我现在多么无趣啊,恍恍惚惚,呆呆地烤着炉火,饮着乏味的酒,忽忽悠悠就醉了,我也不知是为了什么,我也不知要做什么。
尾句,作者舍弃了一切描写与对仗,平平呵出:人间何处问多情。以人间之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实已把天地逼仄到了极处。这正是“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境界,西风遍吹,而独有我感到了深深的凉意。天地广大,而唯有我心怀迂曲,无处排遣,无处寄托。
-
我们携着手走进林子,溪水漾着笑涡,似乎欢迎我们的双影。这道溪流,本来温柔得像少女般可爱,但不知何时流入深林,她的身体便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间。 早晨时她不能更向玫瑰色的朝阳微笑,夜深时不能和娟娟的月儿
-
《野望》是北宋文学家翁卷的一篇诗作。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注释:
野望:指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翻译:
在群山之间的深谷,我怀抱着远大的梦想。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翁卷的高远志向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将自己的梦想比作群山深谷中的精品,表明了他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
-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 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 象黑夜又象光明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爱国忧民”类的诗句。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举兵造反,朝廷统治者仍寻欢作乐,百姓苦难已极。诗
-
《归自谣》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①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注释】 ①潇湘:水名,在今湖南境内。 【译文】 一带碧山浸透寒意,遥闻江上,是何人吹起悠扬宛啭的玉
-
来日大难 李白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 今日醉饱,乐过千春。 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海凌三山,陆憩五岳。 乘龙天飞,目瞻两角。
-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 ① 之善 ② 也,成 ③ 之者性 ④ 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⑤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 ⑥ 矣。(《周易·系辞》) 注释 ①继:传承。②善:善功,多指乾卦开创
-
遣悲怀三首 作者: 元稹
-
清代,常州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极为兴盛,恽南田、张惠言、庄存与等在绘画、散文、词学、今文经学等方面自有特色,形成了风靡一代的常州画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和常州学派。另有史学家、文学家赵翼,诗人黄景仁,舆
-
古文观止·捕蛇者说·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①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