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崔雄权《船歌》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崔雄权《船歌》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崔雄权

【作家简介】金东仁(1900—1951),号琴童,1900年6月2日出生于平壤一个富翁的家庭。1914年东渡日本留学,先后在明治学院、青山学院、东京学院等大学里专攻法学。在东京学院读书时,金东仁的英语作文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这成了金东仁成长为作家的良好的发端。从此,他广泛涉猎了古今东西的文学名著,特别是对托尔斯泰作品爱不释手,深受其影响。1918年以金东仁为核心创刊了在朝鲜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同人杂志创造。在创刊号上登载了金东仁的弱者的悲哀。在文艺观念上,金东仁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李光洙等人的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启蒙说教主义文学。因此,他注重艺术的技巧,深入剖析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通过人性的消极面与积极面的纠葛,反映永恒的、普遍的人性。他的作品唯美主义、自然主义倾向较浓厚,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殖民地朝鲜的黑暗的现实。

金东仁在短篇小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文学史上一般把它称为朝鲜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有土豆、年轻入、云岘宫的春天,评论集有春园研究。金东仁性情放荡不羁,挥金如土,常常沉溺于酒色之中,这对他的写作、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1949年起金东仁重病在身,不能写作,1951年因病去世。

船歌是金东仁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创造1921年1月号上。中译本为卫为译,见深夜的拥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

【内容提要】小说船歌的开篇是从渔夫出身的“他”讲述自己背井离乡的原因开始的。他出生于离岭儒邑不远的小渔村。他虽然早年失去了父母,但一直过着比较美满的生活。他十五六岁时父母双双去世,剩下的是毗邻的弟弟夫妇和他们夫妻。在全村他们哥俩不仅富有,也最能捕鱼,而且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过着有难同当、有福共享的生活。嫂子跟小叔子的关系也非常融洽。不过,他们俩的关系有时引起他的怀疑与不满,为此难免发生口角,有时他酗酒毒打自己心爱的妻子。

有一天,他上街买东西,妻子托他买一面镜子。临走前,妻子再三嘱托:“别忘了,要买一个好的。”他欣然答应。当他买了妻子喜欢的镜子回到家时,被眼前的情景怔住了。一进门,他看到了屋子中间摆着一桌馍馍,弟弟正站在墙角,头巾耷拉在脖子上,上衣飘带已经解开。妻子的头发蓬乱,裙子已经耷拉到肚脐下面。弟弟和妻子看到他,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三人默默无言地互相凝视着。俄顷,他的弟弟木讷地说:“那该死的耗子跑到哪儿去啦?”“哼,耗子!”他一边说着一边怒气冲冲地对弟弟和妻子拳打脚踢。他断定弟弟和妻子有过不正当的行为,于是把他们赶出了家门。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误会和失策。

天黑下来了。他想点灯找火柴时,从旧衣服堆里跳出了一只耗子,吓了他一跳。他开始醒悟过来了。是耗子!他非常懊悔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他等待妻子和弟弟的归来。

第二天,在海边上发现了妻子浮肿的尸体。办完丧事后,弟弟也悄无声息地离开渔村,从此杳无音信。妻子的死与弟弟的出走再一次表明了他们之间关系的洁白无瑕。他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渔村,唱着船歌,踏上了漫无目的的寻找自己弟弟的流浪之路。

有一次,船遇风暴,他被海水冲到岸上。他人事不省,过了很长时间醒过来一看,弟弟坐在旁边精心护理自己。他向弟弟说了几句又沉睡过去了。昏睡了两个多小时,睁开眼睛一看,火还是烧得旺旺的,就是找不到弟弟。听旁人说,弟弟望着沉睡的哥哥,呆呆地坐了一阵子之后,无声无息地消失于黑暗之中。

从那以后,为找到自己心爱的弟弟,也为找到自己失去的宝贵的东西,他唱着船歌,继续过着漫无目的的流浪生活。

【作品鉴赏】这篇小说最大的特征是采用额字小说形式,即一千零一夜中所运用的故事套故事的艺术手法。这篇小说可以分为外围故事与基本情节。开篇与结尾属于外围故事,中间部分属于基本情节。

开篇,第一人称的“我”,在平壤的箕子陵漫无目的地信步而行,沉浸在秋天的哀伤的气氛之中。忽而听到了苍凉而哀怨的船歌(船离岸时渔民们唱得朝鲜民谣),歌声在我的心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于是我急急忙忙找到了唱船歌的主人。然后转换人称,唱船歌的主人变成第三人称的“他”开始叙述他唱船歌,到处流浪的缘由(内容提要中的情节)在这里,外围故事与基本情节在篇幅上占有相等的比重,而且在美学追求上也保持着平衡的关系。因此,小说的主题与美学思想在两个部分里都同样地闪现出来,加强了小说的艺术结构,增强了美感。在外围故事中的礼赞秦始皇的部分里,作者点明了主题思想,即,美的闪现必须以牺牲其他美的东西为前提。在基本情节中,因哥哥的偏狭,妻子跳海自杀,弟弟出走,这些美的化身的毁灭,促使哥哥寻找这些美的东西,并使自己的人性回归到最美的人的良知之上。这样外围故事与基本情节相辅相成,深化了主题,把人们引到了无尽的审美享受中去。

总之,金东仁在这篇不到万字的短篇小说里一改当时朝鲜文坛以反映现实,并为现实服务的文学主潮,从人的内心深处的丑与美、善与恶的对立中,捕捉人的深层意识中的美的东西,把它突现给读者,给人们一种新的美学享受,并通过它歌颂了人性的美好的方面。富有浪漫情调的船歌确实给当时的朝鲜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并为短篇小说的成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 迪雅尔丹,艾多阿得作品分析

    【生卒】:1861—1949【介绍】: 法国象征主义*作家。在1886年《象征主义宣言》发表之前,法国早已形成了一个象征主义的诗人群。象征主义

  • “礼者天理之节文”注释、译文和评析

    问:“礼者天理之节文,还是主严,还是主和?”曰:“礼离和失其真,和离礼无其节。节文从天理出,二者自不容为之为两。‘礼之用,和为贵’一章,看圣人说话是一是二。” 【注释】 孙奇逢:清初学者,字启泰,号钟

  • 唐顺之《咏蛱蝶花》咏蝴蝶花诗赏析

    《蝴蝶花·咏蛱蝶花》咏蝴蝶花诗鉴赏 唐顺之

  • 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浣溪沙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 六幺摧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樽前 【简析】 堤上,游人如织

  • 送你最美十里桃花诗(美醉了)

    来源:书画文化 一月叫端月, 二月叫杏月,三月叫桃月。 且瞧诗人手执诗笺, 送来一阵沁人心脾的桃花香。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王维《田

  • 深度经典美文赏析

    成长是一个慢慢成熟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 ,有开心、痛苦、得到、失去。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深度经典美文赏析,希望能帮到你 。  谁欠谁的幸福  其实世界上不缺少幸福,缺的是善于发现幸福的眼睛。  幸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父母在你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幸福;爷爷奶奶的谆谆教导是幸福;朋友在你生处逆境时帮你是幸福;老师在你迷茫时拉你一把是幸福;陌生人在你问路时热情的为你指引方向也是幸福……  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不幸福,这

  • 裘万顷《早作》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裘万顷《早作》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译文】 井旁的梧桐在晨风中落叶纷飞,传送着秋声,篱边的菊花含苞待放,仿佛在积蓄着芳香等待晚晴。远远望去,北斗星的勺

  • 《酌》原文与鉴赏

    作者: 赵德福 【本书体例】

  • 《壬戌清明作赏析》

    首联写环境氛围,暗示斗争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飘飞的轻云到了傍晚就阴沉沉的了,在忧愁中的人全然不觉时间已进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写的实际的天气,又是写的内心的感触:清的力量渐渐渗透已把天下遮掩。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后句,点出一个“

  • 古诗名篇《凛凛岁云暮》注释、翻译和赏析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①。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②。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③。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