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蜀道难》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萧纲
蜀道难
巫峡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作者简介萧纲(503—551年),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自幼癖爱诗文。为太子时与徐摛、庾肩吾等结交,提倡淫艳的“宫体诗”。550年即位,年号大宝,翌年即为侯景所杀。追谥简文帝。
题解“蜀道难”为乐府诗题之一。乐府古题要解:“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险。”系指从蜀中往北,通往关中的旱路。此诗则写从蜀中往东,通往长江中游的水路。
简析该诗紧扣山峡、江水、笛声、猿啼四者,极为简洁精炼,对仗工整而自然。于其多数轻浮艳丽的宫体诗可谓例外。
-
宋词典故·于鱼得计 【出典】 《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娄者。……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长毛,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
-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祝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同出复同归,从早直至暮。风雨忽消
-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① 。反 ② 身而诚,乐莫大焉 ③ 。”(《孟子·尽心上》四) 注释 ①备:具备了,存放着。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装着。因此,心诚则无物不成。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有类似的话:“
-
【原题】:庆元丁巳十月奉亲如临安宿西菩寺表弟吴克仁俱焉二首当其
-
《羽林郎》 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① ,长裾连理带 ② ,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 ③ ,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
-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全文写人栩栩如生,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刻画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
-
《桃花·碧桃》咏桃花诗鉴赏 杨载一枝如玉照方
-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汉·李陵 《答苏武书》,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注释】:本词所作具体年代不详。据张元幹《精严寺化钟疏》文:“岁在戊辰(即绍兴十八年),僧结制日,洛宾、最乐、普现(即筠溪)三居士,拉芦川老隐过其所而宿焉”,此词大约是作于这个时期。洛滨 ,即富直揉,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靖康初年赐进士
-
嫋嫋风蒲乱,猗猗水荇长。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得意诗酒杜,终身鱼稻乡。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