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渌水亭秋夜赏析》
首二句描绘水面上的物景。谓晚风吹拂,衣袂轻扬。月亮映照在水中。鱼儿游走,水波浮动。月影闪现金光,像鱼鳞一般细碎。这是第一层意思。渌水亭秋夜景象呈现眼前。
中间三句,承接当前景,叙当前事。谓好天良夜,美酒盈樽,只可惜,心已醉,愁未消,长夜难眠。这是第二层意思。记述独饮情事。
最后,以景语结。谓漏声断,月西斜,城上乌鸦飞起。这是全篇总归纳。可见盈樽美酒并不能消除其清夜浓愁。
整体看,首二句皆七言,押韵,为一个层面;中间三句,七言一句不押韵,两个三言短句押韵,为一个层面;最后一句单独押韵,为一个层面。三个层面,层折变换,倚声家于此,仍有往返的馀地。
全词六句、五仄韵。篇幅短窄,并多齐整的律式句。表现了纳兰面对渌水亭秋夜的良辰好景,却暗自怀愁难寐的心绪。
-
筷子,是中国人饮食的主要餐具,外国人称其为“神奇的筷子”。我国古代有称其为“箸”,然而,客家人则呼之为“吃灶”,这个词的由来和定义,目前史籍尚无处可考查,还有待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考证。 把筷子当成“
-
《吕南公·东斋六铭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某来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出处】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意思】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 的房屋,给天下贫寒的读书人遮风避 雨,使他们能喜笑颜开地住在里面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出处】唐孟浩然《 宿建德江 》 【意思】四野空旷,天显得比树还 低;江水清澄,水中的明月与人靠得那 么近。 诗句以空旷、清寂之景,写孤独、寂寞之情。写景,而客愁自见
-
新月照水水欲冰,夜霜穿屋衣生棱。野庐半与牛羊共,晓鼓却随鸦鹊兴。夜来履破裘穿缝,红颊曲眉应入梦。千夫在野口如麻,岂不怀归畏嘲弄。我州贤将知人劳,已酿白酒买豚羔。耐寒努力归不远,两脚冻硬公须软。
-
【4624】见字如面(第二季):永不消逝的挂念(关正文主编,中信出版社,32万字,2018年10月第1版,68元)△8部分:生死;挂念;苦情;爱恋
-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人间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翦儿童惊。公侯欲识
-
【3715】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吴晶陈聪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9 7万字,2017年12月第1版,38元)△共14个部分,①引子;②
-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将进酒名诗名句赏析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
范仲淹《剔银灯》范仲淹 范仲淹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① 昨夜因看蜀志 ② 。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③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尪悴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