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村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村行赏析》

  古代文人被贬谪期间,难免情绪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可以纵情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而偏远之地,美丽的大自然最能安顿迁客的心灵。商州的自然美景带给王禹偁极大的抚慰,他曾在听泉诗里自嘲说:“平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时间久了,一方山水之美也就渐渐融化在他那颗诗心里,化作人与自然相谐的动人诗篇。这首诗是他与商山的自然风景进行心灵对话的艺术结晶。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颔联耳闻“有声”与目睹“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诗人迷恋山间那份宁静,然而暮色已悄然降临,还是且行且回。第三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诗人乘兴而游,胜景触目,吟咏成诗,可是吟完诗句,一丝怅惘涌上心头,诗人看见了:前面的小桥流水、原野平林,很是眼熟。似乎重归故里,那份近乡情切的感觉也许仅在刹那间一闪,便恍然回转过来,——此地并非诗人的故乡,诗人心中的那份恼意自不待言说,这次村行的情绪也由悠然转入怅然。满目山川,清晖娱人,宦途失意的异乡人却有家不得归,此情此景,真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在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猜你喜欢
  • 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全诗赏析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东西南北

  • 关于沟通的诗句古诗,形容沟通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沟通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形容沟通的古诗词,关于沟通古诗词,关于沟通的诗词。《长干曲》 唐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诗文解释】 你家住在哪儿?我家就在横塘。停船暂且相问,或许我

  • 《满江红·中秋寄远赏析》

    此词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可能是与词人有着感情纠葛的歌舞女子。这个女子令词人爱慕不已。美月当空,已能勾起人无限秋思。面对中秋夜月,那怀人之情便愈发浓烈了。于是词人借月写意,传递了词人对歌舞女子的怨尤与不忍相舍的复杂感情。   词的上片就中

  • 李白《关山月》全诗赏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作品赏析【注释】: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

  • 《礼记》·《射义第四十六》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

    【经文】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 ① ;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礼 ② 。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今注】 ①燕礼:国君慰问臣下,与群臣燕饮之礼。行礼

  • 道德的勇气(节选)赏析

    道德的勇气(节选)【题解】选自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

  • 辛弃疾《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全诗鉴赏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海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

  • 国学名句“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出处和解释

    【名句】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语出唐代孟郊《赠别崔纯亮》诗。镜子破碎了,不会改变光洁;兰花枯死了,不会失去芳香。两句诗比喻优良品德不会因困难和挫折而丧失。

  • 滁州西涧

    【题 解】 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诗人在描绘涧边幽草、深树黄鹂这一春色的同时,还

  • 沈友琴《浪淘沙月下桃花》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浪淘沙月下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沈友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