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龄隐居赏析》
常建这首宿王昌龄隐居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下面是原北京大学教授倪其心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
-
【5321】情绪管理:聪明的人都会控制情绪(舒绍林、赵东方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 6万字,2020年1月第1版,49 8元)△8章:[1]看清情绪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西湖春雨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杭州西湖春雨诗句,杭州西湖春雨诗句,赞美春雨西湖的诗句。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
-
舞蹈是人体造型上“动的艺术”,它是借着人体“动的形象”,通过自然或社会生活的“动的规律”,去分析各种自然或社会的 “动的现象”,而表现出各种 “形态化”了的运动,这种运动不论是表现了个人或者多数人的思
-
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蹄鸣上天去。帝家玉龙开九关,帝前动笏移南山。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 作品赏析柳脸:一作柳阴。烛骑:一作独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开元九年进士。曾任右
-
(宋)田况 浣花溪上春风后, 节物正宜行乐时①。 十里绮罗青盖密②,万家歌吹绿杨垂③。 画船迭鼓临芳溆④,彩阁凌波泛羽卮⑤。 霞景渐曛归棹促⑥, 满城欢醉待旌旗⑦。 【题解】 浣花溪源出大江(南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语文全部古诗,人教版八年级的语文上册的全部古诗,初二(上册)语文(人教版)全部古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一)课内古诗 【望岳】(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汉]民歌 田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上留田行》是汉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本篇在《乐府诗集》题下注中,未正式录出。《乐府诗集》引《古今注》说: “上留田,地名也。人有父母
-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题解】 《外储说右下》包括五段经文和相符的说文。依次阐述君臣不能共同掌握赏罚大权、君主要依法赏罚臣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