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花赏析》
此诗借美人遭嫉,埋没胡沙,丑女受宠,立为后妃媸妍颠倒的现象,喻有才之士遭嫉贬斥,无能之辈反被重用。
全诗可分两段。前六句叙事,用铺垫的手法写明妃的美貌。后四句议论,指出媸妍颠倒的不合理现象,为太白自叹遭谗被斥。
诗人以极深的爱慕之情赞扬了王昭君之美丽: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汉地、胡地对比,则“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无花可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及“胡中无花可方比”两句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偏见,但这里为的是强调昭君之美,且诗的落脚点不在这里,而是在下文:即象王昭君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应让她去其相称的去处,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却被恶人陷害,“埋没胡沙”,像战国时齐国无盐地方的丑女(名钟离春)那样丑陋,竟至“翻在深宫”。所以诗人又以极为愤怒之情,谴责了妍丑不分、黑白倒置那种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黑白倒置、有才华的人受气,诗人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因此,诗中所鸣的不平,在极大程度上也是诗人个人怀抱的抒发。
当时宦官、军阀以及朋党,无不是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他们毫无人格,毫无人性,排斥异己,压制有才能的人。诗人李白就是被排挤、被压制的一个。诗末“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两句,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强烈愤慨。
-
仁圣天子神且武,内兴文教外披攘。以德化人汉文帝,侧身修道周宣王。迒蹊巢穴尽窒塞,礼乐刑政皆弛张。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
-
名言: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 注释: 踬(zhi): 跌倒。垤(die): 小土堆。易: 疏忽。 句意: 人不在山上跌倒, 却被土堆绊倒。因为山高大, 所以人们能
-
《诚信明,则犷鸷归命。》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春蚕到死丝方尽[2],蜡炬成灰泪始干[3]。晓镜但愁云鬓改[4],夜吟
-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①, 烟花②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③, 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
-
【原题】:曹伯玉驾部相会於姑孰既别得书及诗因以拙句奉寄
-
《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南渡以前,李清照的生活是很幸
-
题解 这首诗是《游仙诗》十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借想象中鬼谷子清高绝俗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出世隐逸的赞美和歌颂。 原文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
古文观止·苏轼·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