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白居易《村夜》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白居易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这首诗歌描写的是深秋乡村夜景,诗人只是选择了几个乡村常见的画面,巧妙剪接而成,从而呈现出一种淡雅简朴的意境,故而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是“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是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诗歌一开首,诗人就描绘了一幅典型的乡村秋景。苍苍的霜草,寒蛩的鸣叫,这一切都使人感到浓重的秋意,特别是寒蛩幽幽切切的鸣叫声,不仅使这画面有声有色,还通过这切切之声衬托了这秋夜的静谧,即所谓以声写静,寂处有音,动中见静。钱钟书先生曾说过: “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管锥编第一册五二·车攻)第二句对这静谧画面又添一笔,诗人的视野更为开阔,但见这乡村四野绝无人迹,村南村北的叠用,是极言其广也。一个“绝”字,不仅补足了万籁无声的句意,同时也隐隐流露出诗人此时孤寂的心境。
第三句,诗人似对这深秋夜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要出门去看看村外田野的景致,显然这句是为第四句作好铺垫。“独”字,既照应了前面所说的四野无人,也使人窥探到了诗人此时要对大自然景色探寻个究竟的心态。第四句就是诗人步出前门所看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情景:只见在明月清辉的照耀下,田野里的荞麦远远望去有如覆盖着一层洁白的雪。这画面可说是素淡雅洁,给人以清爽、心旷神怡和超脱的感觉。诗歌至此,整个画面由幽暗而透出光亮,表明诗人此刻的心境似也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得平静和闲淡起来。三四两句,由上文侧重对村庄的描写,转而描写田野的景象,不仅视野更显开阔,而且整个画面也由前面的略嫌暗淡苍凉,一转而显得清新淡雅,诗人感情的轻微变化也不经意地蕴含在描述的过程之中。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汤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诗名里带汤字的诗词,带汤的古诗,含有“汤”字的诗词。卫泾身临大练无他费,汤沐先捐钜万金。 【寿成惠圣慈祐太皇太后合春帖子 其六】王十朋汤后不加三聘礼,未应改志为苍生。 【伊尹】石镜与时为显
-
春云阴阴雪欲落,东风和冷惊罗幕。渐看远水绿生漪,未放小桃红入萼。佳人瘦尽雪肤肌,眉敛春愁知为谁。深院无人剪刀响,应将白纻作春衣。垂柳阴阴日初永,蔗浆酪粉金盘冷。帘额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高楼睡起
-
名言: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注释: 书: 指书法。 句意: 临池学习书法, 池水因洗毛笔而变成黑色。 出处: 晋·王羲之《与人书》
-
清风闸 清道光元年(1821)华轩斋藏板本《清风闸》扉页书影 清道光元年(1821)华轩斋藏板本《清风闸》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公案小说。又名《春风得意奇缘如意君传》、《春风得意奇缘》、《艳情小说如意
-
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幸因笔砚功,得升仕进途。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若有人及此,旁观为何如?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伯夷古贤
-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吴融中进士后在朝廷任职,前期曾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后
-
《客舍喜崔补阙司空拾遗访宿》这首诗是卢纶创作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他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在客栈中欣喜地遇到了司空嵩这位同道,并有幸和他共同度过了一晚。 这首诗以作者的个人经历为背景,描绘了客栈中的喜悦和友谊。诗中的客栈可以引发读者对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的思考,同时也温暖人心,增添了同道之间的理解和支持。这首诗情感真挚,描述细腻,给人以共鸣和启迪。
-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闺意献张水部》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解题】 此诗约作于宝历二年(826),诗题一作《近试上张籍水部》。近试:将近考试时。张籍:唐诗人,见前《野老歌》作者小传,时为水部员外郎。水部:尚书省工部四司之一,掌管有关水道的政令事务。据《云溪友
-
(节自 《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①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②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
-
军中有一韩, 西贼闻之心骨寒; 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 ——宋·孔平仲《谈苑》 这一首流传颇广的《边上谣》,主要歌颂在抵御外敌,守边卫国中多有战功的北宋将领韩琦和范仲淹。歌谣表达了人民对忠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