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 而愧情一集, 涣然流离。终朝未餐, 则嚣然思食; 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 则低迷思寝; 内怀殷忧, 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 醇醴发颜, 仍乃得之; 壮士之怒, 赫然殊观
名言: 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 而愧情一集, 涣然流离。终朝未餐, 则嚣然思食; 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 则低迷思寝; 内怀殷忧, 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 醇醴发颜, 仍乃得之; 壮士之怒, 赫然殊观, 植发冲冠。由此言之, 精神之于形骸, 犹国之有君也; 神躁于中, 而形丧于外, 犹君昏于上, 国乱于下也。
注释: 终朝(zhao): 一早上。嚣然: 饥饿的样子。夜分: 夜半。衔: 含。醇醴(li): 精纯甜美的酒。
句意: 吃了药想出汗, 有时却做不到, 但是惭愧之情一产生, 就会汗流不止。一早上没吃饭, 会不住地想吃东西, 但是曾子饱含哀伤七天都不感到饥饿。半夜时坐着就会迷糊想睡觉; 内心怀着很多忧愁的, 却一直到天亮也睡不着, 硬的刷子能梳理头发, 浓酒能使脸色红润, 这些都要梳过, 喝过才会有效果, 而壮士一发怒, 就会颜色赫然大变, 头发直竖顶着帽子。从这点来说, 精神对于形体, 好比国家有君主; 精神在体内急躁就会使外在形体丧乱, 正如君主在上昏乱, 就会使国家在下面大乱一样。
三国·魏·嵇康养生论
-
荆州一万里,不如蒯易度。仰首望飞鸣,伊人何异趣?
-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
绍兴三十一争(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十一月,虞允文指挥宋军大败金兵于采石矶。不久完颜亮为其部下所杀,金兵被迫撤退。十二月,知均州武钜派乡兵总辖杜隐北进,曾一度收复西京洛阳。这时陆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闻报兴奋不已,挥
-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2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3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释】 1.魏万:后改名颢,博平(今山东博平)
-
幽燕非故国 ② ,长啸返辽东 ③ 。回马看烽火,中原落照红 ④ 。 注释 ①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清皇族内阁辞职,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善耆与袁世凯愈加势不两立。同年底,他被
-
[原文] 上 编 擒庞涓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于茬丘。齐君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竞。庞子攻卫□□□,将军忌[子]……卫□□,救与……曰:“若不救卫,将何为?”孙子曰:“
-
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高僧扫室请,逸客登楼待。槐柳渐萧疏,闲门少光彩。
-
王安石 天有过乎? 有之。陵历斗蚀是也。地有过乎? 有之。崩弛竭塞是也。天地举有过,卒不累覆且载者何? 善复常也。人介乎天地之间,则固不能无过,卒不害圣且贤者何? 亦善复常也。故太甲思庸,孔子曰勿惮改
-
宋词典故·文时不遇,武时不遇 【出典】 见“三朝臣不遇”条。 【释义】 汉武帝朝,颜驷年岁已老,仍滞居郎位。曾感叹自己三朝未逢机遇。后世常用作仕途失意的典故。 【例句】 多口不是无才气,文时不遇,武时
-
长爱谪仙夸蜀道,送君西望重吟哦。路高黄鹄飞不到,花发杜鹃啼更多。清禁寒生凤池水,绣衣荣照锦江波。昔年同舍青衿子,夹道欢迎鬓已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