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祭祖父文》
祭文·祭祖父文
祭祖父文一
维
公元□年岁次□月□日,乃祖父安厝之前夕,齐期孙□等率全家大小,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泣曰:
祖父梦入华胥,年逾古稀,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畏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身体力行,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光彩照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疾病缠身,一卧不起,参苓难进。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祈祷天地,虔祈英灵,保我后代,佑吾儿孙,成事亨通,家振业盛,五谷丰登,六畜旺盛,天长地久,福禄长存,黄泉有觉,常来显灵,今备牲醴,以表哀情。来格来尝,九泉有灵,呜呼哀哉!
伏惟
尚飨
□年□月□日□□ 叩祭
祭祖父文二
维
公元□年□月□日,□□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
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己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伏惟
尚飨
□年□月□日□□ 叩祭
祭祖父文三
维
公元□年□月□日,天运□年□月□日,嗣孙□等谨备时馐果肴、醇醪香茗之仪,致祭于祖父之灵前,悼之以文曰:
呜呼哀哉!时维仲秋,祖父辞世,悲痛欲绝,友为哀泣,亲为泪血,凝视祖父遗容,追念祖父平生,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伏惟祖父,困苦的生活磨练了祖父刚强的性格。
祖父承蒙祖宗遗训,很看重文化人,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具有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尤其看重子孙的读书事业;我们所受的影响很大。
祖父一生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少年时候完小毕业,在当时算是文化人,祖父的善良品性深深地感化着我们。
祖父生性耿直,古道热肠,凡乡邻婚丧嫁娶都去热情相帮,送往迎来,竭尽所能。为人处世,诚信为本,磊落洒脱,务存本性,对后代要求很严格,祖父对我们不仅有养育之恩,而且还有教育之情,厚重如山,博大如海。
今天,祖父离开了我们,想祖父不能再看到慈祥的面容,念祖父不能再聆听谆谆的教诲,出不闻千声叮咛,入不见品茶吃饭,祖父啊祖父,每想到这些,儿孙们肝肠寸断,泪成河,心如灰。
祖父啊,您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您的深恩与教诲,嗣孙们手足情深,一定会互帮互助,团结一心,不能在您的面前尽孝,我们会把千百倍的孝心奉献给我们的父母亲,把爱心献给下一代。
祖父,安息吧!
□年□月□日□□ 叩祭
-
《心术》分上、下两篇,本书收入的是上篇。《心术》与《管子》中的《内业》、《白心》被后世的学术界视为一组讨论问题相接近的文章,它们所涉及的是当时人们尚较少论及的人类认识。
-
对一垄土地下犁的时候,耕手总会吧嗒着旱烟满眼瞄着,看得有些门道的时候,他会打几个哈欠、对着山坡吼上几嗓子,山坡上吃草的牛儿
-
该诗的第一、二句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宜春苑的现状,第三、四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河恢复无望的痛苦之情。诗人借景抒情,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 “狐冢獾蹊满路隅”,首句实写诗人当时亲眼所见宜春苑的萧条荒凉景象,通
-
昨夜霜一降,杀君庭中槐。干叶不待黄,索索飞下来。怜君感节物,晨起步前阶。临风踏叶立,半日颜色低。西望长安城,歌钟十二街。何人不欢乐,君独心悠哉。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平生青云心,销化成死灰。我今赠一
-
知识的浅深知识不足的人,无不自满,无不骄傲;知识丰富的人,无不虚心,无不谦让。高中毕业生,曾经学过本国文、外国语,曾经学过几何、三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诗为作者途经古战场赤壁(今湖北蒲圻县境内)所写。公元208年,孙、刘联合共同对付不可一世的曹操,在赤壁矶一举击败曹军。这是一
-
《瞻望勿及,伫立以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入国而不存其士 ② ,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 ③ ,则缓其君矣 ④ 。非贤无急 ⑤ ,非士无与虑国 ⑥ 。缓贤忘士 ⑦ ,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 ⑧ ,桓公去国而霸诸侯 ⑨ ,
-
这是张先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人情纵然如月一样长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几次月圆,情圆。想写点书信随风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东池里荷叶刚刚泛新绿,小如铜钱。问问几时才能结藕,何时才能开花? 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
-
俞安期《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中天楼》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中天楼刘仙巖(1),仙人刘仲远所居。抵山之半,入户旋返而上登者,爲升真洞,仲远鍊真沖举(2),咸在兹焉。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