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暮春感怀》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
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昔游1。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意彩云收。
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2。
【释】
1.剩水残山:原指人工开凿的池塘和假山,后来也用以指国土分裂,山河不完整。
2.东皇:司春之神。韶华:春光。
【译】
杜鹃鸟儿叫个不休,
一声声唤起游子多少乡愁!
梦魂牵绕的故园呵,在何处?
欲借望眼呵,登高楼。
只有落花在水面飘流,
只有飞絮似梦魂飘游,
昔日的山水美景呵,
也变成剩水残山,工匠雕修。
当年那含情脉脉的歌扇呵,
化作明月徘徊逗留,
当年那婆娑旋转的舞衣呵,
化作彩云穿月疾走。
自从司春女神东皇去后,
美丽的春光就再也没有,
只有菜园里发出缕缕寒气,
节气似乎已是初秋。
【评】
此诗主旨如题所示,乃“暮春”之“感怀”,诗人以“杜宇声声”、“落花飞絮”、“剩水残山”等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及“歌扇”虽“多情”却只剩“明月”空在等对比性的转换,构成令人无限怅惆的情致。
此诗对后人颇有影响,如“剩水残山”对于辛弃疾之“剩水残山无态度”,“歌扇”“舞衣”句意对晏几道之“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全词,都具有影响。
-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莫道如云稼,今秋云不如。
-
柳子厚驳复仇议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
-
作者: 李传申
-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① (
-
徐志摩《泰山日出》原文 日出的景象是壮观的。对有些人来说,壮观的景象常会引起赞叹,要描绘它、形容它,却又四顾茫然,无从下笔了。徐志摩的这篇散文,虽然只摄取了泰山日出的一个短暂场面,但在他的生花妙笔下,
-
《武侯庙》是杨慎的名篇,描写了刘备主公在蜀地建庙祭拜诸葛亮。作者通过描写庙宇景致和主公的虔诚,展现了忠诚和敬畏之情。叙述简洁明了,文字流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篇文章充分展示了杨慎的写作才华和对历史人物的驾驭能力。
-
小马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夫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夫妻恩爱的诗句,关于夫妻恩爱的诗句,形容夫妻的诗词。形容夫妻恩爱的诗句如下:《留别妻》苏武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
-
李贺《苏小小歌》 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这首诗可以作为李贺风格的典型。用拟古的题材
-
在前首诗的结尾,诗人写道:“细逐空香百遍行”。在那飘忽无定的“空香”之中,伊人的倩影已仿佛出现在诗人的眼前,诗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