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多令》(吴文英)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多令》(吴文英)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梦窗于理宗绍定五年(1232)入苏州仓台幕,幕中纳姬,同居西园。两情缱绻,天涯共情。淳祐三年(1243),他辞去幕职,携姬移住杭州。次年春暮,“姬去归苏州”(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自此二人长别,相思不断。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忆姬之作。这些作品都写得深婉缠绵,格调沉郁。本篇是梦窗同类作品中最为疏快的一首。

上片首二句以设问句式,点出伤秋伤别这一主题。“心”上加“秋”,即为“愁”字——两句从“愁”字的“合成”引入,说明“离人”心中的“愁”与季节的“秋”的关系。这与古乐府之“山上复有山”为“出”,元颜璟之“二人土上”为“坐”,同是籍字传情的妙语。秋天的景色并不都会惹起人们心中的愁绪。但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离人眼中的秋景,会因主观感情的注入而显得萧瑟凄凉;萧瑟凄凉的秋景,又反作用于离人的愁心,增添他的离愁别恨。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这句承接上文,以“纵”字转折,将伤秋之意推进一层。夜雨芭蕉,常成为文人笔下之愁景。如:杜牧八六子词: “听夜雨芭蕉,惊断红窗好梦”,写宫中愁怨。冯延巳忆秦娥词: “风浙浙,夜雨连云黑。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写客子乡愁。梦窗的这句从前人词意化出,意思却更深一层:秋风中的芭蕉,虽没有夜雨的飘打,亦同样萧瑟生悲,令愁心“飕飕”——“飕飕”二字,正面写秋,也从对面写愁。这愁人之心,似芭蕉而萧瑟;这离人之愁,因芭蕉而弥甚!

“都道”二句,仍写眼前秋景和作者的感受,伤秋之意,又深化一步。晓风吹凉,天气晴好,明月在天,人们都说是登楼望月的好时候,而作者却“怕登楼”——他怕团团明月,触忤愁怀;他怕登楼前事,牵惹相思。这与他重九“怕上翠微”(惜秋花·重九),秋日叮嘱自己“莫过西园”(浪淘沙)出于同一道理。两句通过写作者对良辰美景乐事的反常的心理,从侧面深刻地揭示他的愁怀。“怕”字,笔特重而意特深,是两句写愁的关键,它表现了往事想忘却而不能忘却,离愁欲排遣而无计排遣的痛苦。

上片伤秋,正面写秋,侧面写愁;下片伤别,转入对离愁的正面描写。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往年情事,如梦如烟;昔日欢情,似流水落花,消逝一空。是的,“掩扇传歌,剪灯留语”(玉漏迟)之缠绵,“春词裁烛,夜香温被”(青玉案)之旖旎,都成过去。雁断云飞,积感何限! “花烟”句由李清照一剪梅词中“花自飘零水自流”句化出。两句将许多“年事”,一笔带过,省去许多琐屑的描写。“梦”、“休”、“花”、“空”、“烟”、“水”、“流”,字字都有转瞬即逝、一去无踪、难于把握之意,字字都饱含作者的离愁别恨和对前事的感慨。

“燕辞归、客尚淹留”,终于将一个“别”字点明。此句由曹丕燕歌行: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句化出,表面说燕子归去,时光流逝,而自己仍滞留杭州。以“燕”喻姬。作者瑞鹤仙词: “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夜合花词: “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同样是借燕喻姬。所以这句的实际意思是:她已辞归苏州,而我还滞留杭州。一归一留,遂成离别。“燕”不归,则同居杭; “燕”归而客不留,则同在苏。或许“燕”不得不归,客不得不留吧!两句有怨、有悔,亦有无可奈何之意。或谓“客尚淹留”是久客思归之叹,虽可备一说,但未免有节外生枝之憾。作者久客苏杭,称“客”乃寻常之事,未必就萌动归乡之思。窃以为词人所欲归者,旧地苏州也。这句逗出下面两句: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作者由“燕”归、客留,联想到眼前千古绾别离的杨柳,埋怨那如丝似带的柳条不能把她系住,而偏偏系住他的行舟。“裙带”,亦代指爱姬。两句与前句意思相近而又有差别:前句着重点明离别,这两句侧重写离别的感慨,而且以眼前秋景(垂柳)与上片呼应,结足伤秋伤别的词意。

梦窗词细密深曲,疏快之作虽不算太少,但平白如此篇者,实是少见。王士祯认为它与龙辅闺怨诗“同是子夜变体”(花草蒙拾)。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此词疏快却不质实。(张炎词源)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滑稽之隽,与龙辅闺怨诗: “得郎一人来,便可成仙去”,同是子夜变体。(王士祯花草蒙拾 )

山中白云专主清空,与梦窗家数相反,故于诸作中独赏其唐多令之疏快。实则“何处合成愁”一阕,尚非君特本色。(冯煦蒿庵论词)

梦窗词大率沉静为主,此篇独清快。(陈廷焯云韶集评)

猜你喜欢
  • “武陵源”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武陵源》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陶潜《桃花源诗》并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 《宫娃歌·李贺》原文与赏析

    李贺蜡光高悬照纱空, 花房夜捣红守宫。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挂城闻漏板。寒入罘罳殿影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研(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研,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全部目录,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长歌行》汉代: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 夜莺 [英国]阿诺德

    听呀!哦,夜莺! 颈前长黄毛的鸟儿! 听!从月色朦胧的雪松里, 响起了多婉转的歌声! 多么悠扬!听——又是多么哀伤! 你是从希腊的海岸飘泊来的, 可过了这么多年,在遥远的国土里, 你迷茫的小脑袋中依旧

  • 苏轼《文说》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这篇十分著名的《文说》,

  • 《雨中花/夜行船 岭南作赏析》

    【注释】:此词为作者词风由豪爽转向悲凉的重要标志,堪称稼轩词的先驱。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而生发的去国离乡的悲痛。上片起首一句追述了承平岁月中的胜景清游。“故国”指洛阳 。“上苑”即上林苑,东汉时置,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内容】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赏析】:

  • 名诗《红烛》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 苏轼《次韵答刘泾》全诗鉴赏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异议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

  • 古代名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注释与译文

    【名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注释与译文]老,这里当动词用,是“使……成长”的意思。肥,使……肥。嘉树,好树。三句的大意是:小莺儿在和风中逐渐成长,青梅子在雨水滋润下长得肥硕,正午阳光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