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真画师”注释、翻译和解说
—— 庄子·田子方
【注释】
①宋元君:即宋元公,宋国国君,名佐,平公之子。②史:画师。③儃(tan) 儃: 安闲的样子。④般 (pan)礴 (bo): 盘腿而坐。⑤赢 (luo) 同裸。
【意译】
宋元君要选人画画,每个画师都来了,接受召见站立一旁。他们舐笔调墨,站在宫外的还有半数。有一个画师最后一个来,却安安闲闲不急着挤进去。他虽然受命却并不站立一旁,随即返回住所。宋元君派人去察看, 只见他敞开衣衫,坦胸露背,双腿盘坐着,非常镇定,宋元君说:“行啊,这才是真正的画师。”
【解说】
宋元君看来是有眼力的,能够不拘一格选用真才。尽管这个袒胸露背的画师不善于拍马奉承,甚至于公然抗礼,但是他并不装模作样,而是艺高胆大,胸有成竹,所以不需要作色作态来显耀自己。可是像宋元君这样识货的人却是不多的,否则龚自珍也就用不到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了。许多人往往只看表面,迷惑于金玉之相。其结果夸夸其谈的人往往受到青睐,而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却常常被埋没。
【相关名言】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李白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
——包拯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
-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龋清光长送人归去。
-
古文观止·左传·郑庄公戒饬守臣 秋七月,公会
-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跋涉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跋涉,其实是跋山涉水的简称。爬山过水,显示出旅途的艰险与前行的不易,其中道理也深可玩味。 爬山,一定会遇到巨石、乱木的阻碍;此时,如果找到攀援处,便能够越过去;如果一味与阻碍较劲,就只能原地不前,甚至伤及自身。这一点从攀岩运动中最可看出——
-
《庄子》 庄子钓于濮水 ①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 ② 焉,曰:“愿以境内累 ③ 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 ④ 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 ⑤ 乎?宁其
-
李 治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躅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
-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词作鉴赏
-
杨叛儿 【作者】:李白【年代】:唐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赏析】
-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月的时间、地点、环境。江,是横阔千里、浩渺无际的大江;舟,是孤舟,无四邻的孤舟。二者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无处诉说,只有遥寄明月了,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唯余故楼
-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散文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散文读后感1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