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七绝《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词赏析
千家诗七绝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词赏析
谢枋得〔一〕
寻得桃源好避秦〔二〕,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一〕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自幼博闻强记,目观五行俱下,过目不忘。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五年,任建康(今江苏南京)考官。他对当时宋理宗赵昀的宠妃贾妃之弟、奸臣贾似道极为不满,曾指责贾似道,被贬至兴国军(今湖北阳新),直到咸淳三年(1267)才获赦而归。德祐二年(1276)知信州。正月,信州失守后,他改名换姓,隐遁于福建建宁唐石山,身穿素服以志国耻之哀。南宋覆亡后,谢枋得一直流寓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他以孤芳自赏的梅花自勉,直至北上绝食而死。
〔二〕桃源:桃花源的简称。陶渊明桃花源记塑造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世界桃花源。据说晋代渔人王道真,沿溪捕鱼,忽逢桃花林,其源头得一洞口,入洞见一世外天堂,居民们说他们祖先避秦时战乱,来到这里,遂与外界隔绝,不知道汉魏朝代,并嘱托不要告诉他人。王道真归后告诉太守,太守使人原路寻找,竟然找不到了。
【点评】宋亡后诗人隐居福建建阳,给自己住所起名庆全庵。诗借物咏志,将自己居所比作桃花源,通过描写不希望桃花为外人所知,表达了诗人不仕新朝的决心。
-
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
琢玉以为架,缀珠以为笼。玉架绊野鹤,珠笼锁冥鸿。鸿思云外天,鹤忆松上风。珠玉信为美,鸟不恋其中。台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归梦杳何处,旧居茫水东。秋闲杉桂
-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出处】唐杜秋娘《 金缕衣 》。 【意思1】有花可折的时候就应当折 下来,不要等到没有的时候空折树枝。 有花:一作花开。直:径直,就。须: 应当。 【意思2】
-
妾有盘龙镜,清光常昼发。自从生尘埃,有若雾中月。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②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 作品赏析①试题又作“清镜叹同张明府赋”。张明府:即张子容。②试:又作“或”。
-
【名句】君子不受人不得已之情,不苦人不敢不从之事。 【译文】君子不接受别人不得已之情,不强迫人做不敢不服从的事。
-
朱超舟中望月诗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作者简介朱超,生平
-
[宋]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徐玑,南宋
-
上片写词人游览雨岩见到的景色。第一句“溪边照影行”,是点题,写游人;第二句“天在清溪底”,写清溪和蓝天;第三句“天上有行云”,写行云;第四句“人在行云里”如同电影中的定格,总写溪、人、云,展示了水底的一个画面。作者在这里所描写的人、天、
-
【5464】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王绍光著,中信出版社,24 2万字,2020年5月第1版,58元)△7章:[1]启示: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2]奠基:从
-
山坡羊·冬日写怀 乔吉 朝三幕四。昨非今是。 痴儿不解荣枯事。 耗家私。宠花枝。 黄金壮起荒淫志。 千百锭买张招状纸。 身。已至此。心。犹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