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棫《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暮春美人春愁词作
相见欢庄棫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此词与前一首“春愁直上遥山”内容略同,也是写美人“春愁”的有味之作。不过它表现的是暮春时分美人梦醒之后的缠绵与凄凉之感。
词上片写鹃啼惊梦、梦醒缠绵的情绪。起韵写深林里飘来的几声鹃啼,惊醒了因思念太久、太深而终于形诸梦寐的闺中人,好梦也就如一缕轻烟飘散无痕。这里不著一字诉遗憾,而做梦人深深的遗憾如可呼吸得到。在构思上,此处受到唐代诗人金昌绪春怨里“黄莺惊梦”的启发,而又更为巧妙。因为鹃啼声好像是在说“不如归去”,比起百啭莺啼,似乎有借鸟语传达要行人归来的意思。“直到”一句,写她梦醒之后的不甘和恋梦心情。梦已散如烟,无法寻觅,她犹悬浮在如梦的情绪里,更加如痴如醉地缠绵。这种特殊时分的特殊感受,有多少人感受过?而词人却能在此捕捉得绘神绘色。可惜梦中的美满遇合和梦醒后的痴迷与留恋,都不足以改变无情的现实,梦中的情景,反而增加了醒后的痛楚。
下片就以上片为对照,传写出她梦醒之后面对春光融融景象的悲凄之感。过片三个短句,联翩而下,却转折有致。在温暖的阳光下,彩蝶儿在快乐地飞舞,黄莺儿自怡地啭鸣,这美丽到极点的春天,却不能给予她半点安慰,她是一直处在凄凉的感受里,难以自拔。季节的美,因为与她的生命状态极不相融,倒成了残酷的对照。结拍一句,由日转到夜,将春夜明媚的月光作为传递感情的桥梁:春夜的月色如银白色的水,泻在美人幽居的空庭里;由这水样的月光,她想到了流水,想到了自己如水一样流逝不已的美丽的青春。青春年华的虚耗,就是生命的虚耗啊!这个除了思念与做梦,无事可做、无处寄情的深闺思妇,她的生命状态多么可悲啊!词人在此对于“水”的意象的运用特别巧妙。它不是原始的意象,却能自然地实现由月光意象到华年的抒情联想。
本词措语轻软明丽,抒情缠绵婉转,与上一阕一样,不愧是闺怨词的经典之作。
-
《长干曲四首其三其四》 .[唐].崔颢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
-
High Parra“Listen to the Whistle on the Frontier” Reading Answers with Translation and Appreciation "Listen to the Whistle on the Frontier" by Gao Shi is a magnificent poem that depicts the vastness and desolation of the frontier. The poet listens to t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其他(花、草、树)”类的诗句。 鲜花繁茂,渐渐地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瞭乱。绿茸茸
-
名言: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 句意: 懂得事理却不照着做, 还不如不知道。 出处: 《孔子家语》
-
王士祯·真州绝句《其四》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注释】 1.本篇写江岸上的景物和渔家的生活。 今译 江岸一带,多是钓人居住, 柳陌菱塘,掩映稀疏。 最美
-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
-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獭捕鱼来鱼跃出,此非鱼乐是鱼惊。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
-
方灵皋白云先生传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优美古诗词翻译20首,内容包括优美古诗词及翻译,2030首古诗词及赏析,20首古诗及其译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