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欧阳修《少年游》鉴赏、赏析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欧阳修《少年游》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鉴赏】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愁常用芳草来比兴,芳草萋萋往往象征着离恨悠悠。因为一则春草的滋生,标志着季节的更迭,而美好的春色,又总能逗引起闺妇思远、游子怀乡等盼望团聚的思想感情。二则芳草荣茂,伸展天外,最能表达出离愁无穷无尽的情思。欧阳修的这首词正是咏春草而兼涉离愁的。

词的起首从凭栏写入。“春”字点出季节,“独”字说明孤身一人。当春独立,人之了无意绪可知。“栏干十二”,着一“凭”字,表示凭遍了十二栏干。李清照词:“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点绛唇)辛弃疾词:“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倚遍”、“拍遍”,都是一种动作性的描绘。欧词说栏干十二,一一凭遍,说明词中人物凭眺之久长,心情之焦切。这开头一句容量不小,不只点出了时、地、人,还写了人物的处境、动作和情态。

“晴碧远连云”句是承上句凭栏所见,以“晴碧”着色,正面咏草。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晴则色明。“远连云”,是说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一以见所望之远,二以见草野之深,三则言外尚有神驰遐方之意。杜牧江上偶见绝句:“草色连云人去住。”可见此景确实关乎别情。

作词如作画,亦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晴碧”句是“点”,“千里”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远连云”,从广阔的空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二月三月”应首句一个“春”字,从“草长”的时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滋生之盛,由此而出现“千里万里”无处不芳草的特定景象。

“行色苦愁人”,上片的煞拍极好。“行色”总括“晴碧”三句,即指芳草连天之景,远行的象征。这种景象在伤离的愁人眼中看出,倍增苦痛,因为引起了对远人的思念。此句将人、景绾合,结出不胜离别之苦的词旨,并开启了下片的抒情。

下片伊始,作者连用两个有关春草的故实来咏物抒情。“谢家池上”,指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时序更迭、阳春初临而发,故曰“吟魄”。“江淹浦畔”,指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其中直接写到春草的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因为赋中又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所以欧词中出现“江淹浦”与“离魂”字面。以上三句写词中人由眼前的无边草色所勾引起的离恨别绪,说明愁人不堪其“苦”。

接着“那堪”一句用景色的变换,将此种不堪离愁之苦的感情再翻进一层。上片写白天的晴中之景,“疏雨滴黄昏”,则是黄昏时分的雨中之景。这一句虽未有意用典,但由于情景的酷似,极容易使人联想到冯延巳的名句“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南乡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结拍“更特地、忆王孙”,“更”与“那堪”呼应,由景入情,文意连贯而下。“忆王孙”本自“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至此,词中人物身份豁然明朗,确是思妇无疑。她于当春之际,独上翠楼,无论艳阳晴空,还是疏雨黄昏,总使她别情依依,离梦缠绕,魂魄不能自已。

欧阳修的这首咏物词在表现手法上有一个显著特色,即不重写实,不对所咏物象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细致入微的刻画,而是以写意为主,全凭涵浑的意境取胜。其所以如此,一则和小令短小的体制有关,二则与南、北宋人不同的词学观念有关。南宋人咏物,重在炼字锻句的工巧和对物象的精细勾勒,并尤重寄托。北宋人则重在自然明快的笔调和浑涵有致的意境,不太讲究寄托。如被王国维誉为咏草三绝唱的其他两首——林逋的“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梅尧臣的“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乃至稍后韩缜凤箫吟咏草之“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句,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猜你喜欢
  • 苏轼《和陶和刘柴桑》全诗鉴赏

    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黄橼出旧枿,紫茗抽新畲。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一饱便终

  • 大变局与新动力:中国经济下一程

    【3350】大变局与新动力:中国经济下一程(厉以宁著,中信出版社,25 6万字,2017年5月第1版,58元)△全书共7章:[1]改革走过的路;[2]中

  • 成子·我帮助不了所有人,但爱可以

    成子·我帮助不了所有人,但爱可以成子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天使,那么天使应该就是这个女孩的模样,她给全世界的流浪汉带来了“爱”。女孩的名

  • 《汝坟》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唐宋八大家《曾巩·寄欧阳舍人书》散文鉴赏

    在唐宋八大家当中,曾巩是最重视章法的,在以上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巩文章的这一特点,结构十分谨严,内容环环相扣,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此文可称得上曾巩文章这一方面的得意之作。

  • 李白《静夜思》全诗赏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品赏析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注解】:1、举:抬。【韵译】: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

  • 《万事之中,忍字为上》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万事之中,忍字为上【原典】唐光禄卿王守和①,未尝与人有争。尝于案几②间大书“忍”字,至于帏幌③之属,以绣画为之。明皇知其姓字非时④

  • 《容斋随笔·东坡文章不可学》译文与赏析

    东坡文章不可学东坡文章不可学 【原文】 东坡作《盖公堂记》云:“始吾居乡,有病寒而欬者,问诸医,医以为虫[1],不治且杀人。取其

  • 《春莺啭曲赏析》

    【注释】:(《西清诗话》:“宋驸马都尉王晋卿歌姬名啭春莺,晋卿投南,春莺为势家所得。晋卿南还汝阴,道中闻歌声,曰:‘此啭春莺也。’访之果然。赋诗曰:‘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回首风光虽尚在,春莺休啭上林花。’”)

  • 《高阳台·落梅赏析》

    这首词开端即写梅花凋谢“宫粉”状其颜色,“仙云”写其姿质,“雕痕”、“堕影”,言其飘零,字字锤炼,用笔空灵凝炼“无人野水荒湾”句为背景补笔。仙姿绰约、幽韵冷香的梅花,无声地飘落在阒寂的野水荒湾。境界空旷悠远,氛围淡寒。“古石埋香,金沙锁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