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汝坟》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汝坟》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原文】:

遵彼汝坟(1),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2)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3)

鲂鱼(4)赪尾,王室如(5)。虽则如,父母孔迩(6)

【鉴赏】:

这首诗的写作时代,说法不一,或曰商周之际,或曰周初,或曰西周末,或曰东周。均难以确指。但从诗中“王室如”句和全诗所表达的情绪看,则可肯定是写在一个动乱不安的年代。通过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曲折委婉的感情,反映了人民的悲苦之音。

全诗共三章。第一章写的是妻子对行役未归的丈夫的思念;第二章写的是丈夫归来时的欣喜;第三章则表达了女主公对在动乱年月里全家能够团聚共守的一种愿望。

前两章起句相同,第二句只变化了一个字:“遵彼汝坟,伐其条枚”、“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枚”与“肄”一字之变,却表示了一种时间的推移。诗集传:“杖曰条,干曰枚,斩而复生曰肄”。孔颖达说:“大木不可伐其干,取条而已。枚细者,可以全伐之也。”可见从“伐其条枚”到“伐其条肄”,有一个时间的跨度。诗中描写女主人公在丈夫被强行服役去后,她常常到汝水岸边采伐木枝,一边砍柴,一边思念亲人,砍一会,望一阵,这样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就是秋去春来,以致砍去的枝干又复生为“肄”了。三、四句从“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到“既见君子,不我遐弃”,由女主人公的行为进一步曲折细致地写出她内心感情的复杂和变化:当其望眼欲穿,见不着丈夫时,直觉“惄如调饥”,一腔忧思怀念之情,竟象饥渴一样难耐。丈夫一旦归来,久别重逢,她在倍感欣喜的同时,又发自内心地倾吐了“不我遐弃”的希望和忧虑,“不我遐弃”系“不遐弃我”的倒装句,意即你好容易回来了,不要再离我而远去啊!这种感情写得很真挚动人。在乱离之中,人们饱受别离之苦,一旦见面往往会在欢乐之中,乍又想到离别,忽喜忽忧,忧喜掺和,表现了特定环境下一种很典型的思想情绪。

最后一章的前两句,含蓄丰富地写出了当时“王室如”的危急情势。前一句“鲂鱼赪尾”是个比喻,旧时解释说鲂鱼尾巴本来是白色的,因劳累过度而变成红色,这大约是一种传说。而说文则说:“鲂,赤尾鱼也”,即鲂鱼本来就是一种赤尾鱼。不管取其何说,这里都是用鲂鱼的赤尾,比喻王室行将没落的紧急危险的情势,就象火烧一般。在客观的形象描绘中,饱含着老百姓对王室的谴责、诅咒、愤怒之情。后两句“王室如,父母孔迩”,是说管它王室危急不危急,倒塌不倒塌,只要丈夫能回到家来与父母团聚在一起,就如愿可喜了。“孔迩”的“孔”是“甚”的意思,即如今天“很”、“非常”等副词的用法。全诗以乱离为背景,以闺情为内容,表现了当时百姓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对于动乱和王室的厌弃。

猜你喜欢
  • 杜甫《南邻》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

  • 《章句》原文|翻译|赏析

    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1〕;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联

  • 晏殊《咏上竿伎》全诗鉴赏

    百尺竿头褭褭身,足腾眼挂骇傍人。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词赏析:缺月挂疏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词作

  • 苏轼《临江仙》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临江仙》·苏轼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这首《临江仙》小令,是他贬居黄

  • 古代诗文名篇之戏曲·汤显祖传奇《牡丹亭》原文、鉴赏和解读

    戏曲·汤显祖传奇《牡丹亭》 闺塾 (末上)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我陈最良杜衙设帐,杜小姐家传毛诗,极承老夫人管待。今日早膳已过,我且把毛注潜玩一遍。(念介)“

  • 表达感恩之心的古诗词(表达感恩之情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表达感恩之心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感恩之情的诗句,表达感恩的古诗词,有什么表达感恩之情的诗句。感恩之情的诗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孟郊 2、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晒旧衣》周寿昌 3、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

  • 李商隐《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全诗赏析

    胜概殊江右,佳名逼渭川。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客鬓行如此,沧波坐渺然。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

  • 杜甫《雨不绝》全诗赏析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希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作品赏析梁权道依旧次,编在大历元年夔州诗内,以诗有“行云莫自湿仙衣

  • 《念奴娇·中秋对月赏析》

    此词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昨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沈醉”,又显感伤,大起大落中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