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做官的讲求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做官的行事正当,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指要想在百姓中树立权威,重在加强自身修养。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这句古训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政府、影响大局的大事,绝不能疏忽大意。(郭睿为谁做官?)
-
【注释】:
-
【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注释与译文]山上的树叶都已落尽,天宇显得更为寥廓;月色分明,映照着一道清澈明净的江水。诗句意境开阔,语言佳丽,突现了秋景的特点。 参考文献 (宋)黄庭坚《登快
-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诗鉴赏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诗歌一开
-
人皆可以为 ① 尧舜。(《孟子·告子下》二) 注释 ①为:成为。 【译文】 人性本善,只要注重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感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上]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
-
【原题】:刘乾耀绍原昔同里巷以贫见过愧无以副其意辄成四韵为别
-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
萧立之《茶陵道中》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②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③ 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④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注释】 ①茶陵:县名。属湖南
-
维桑与梓 ① ,必恭敬止。靡瞻匪父 ② ,靡依匪母 ③ 。不属 ④ 于毛,不离 ⑤ 于里。天之生我,我辰 ⑥ 安在?(《诗经·小弁》) 注释 ①桑、梓:古人家前屋后常栽之树,容易引起人们对父母和先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