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斑-花间词派重要词人之一
魏承斑(?—925),“斑”,一作“班”。许州(今河南许昌)人。据十国春秋所载,只知他是前蜀王建养子齐王王宗弼(原姓魏,名宏夫)之子。其父曾以中书令秉政,魏承斑恃父之势,奢侈骄矜,并官任驸马都尉、太尉,因称魏太尉。又据陈尚君之花间词人事迹考称:咸康元年(925)十一月,后唐军攻蜀,其父叛蜀归唐,据成都自称留后,遣魏承斑以前蜀的玩用之器贿唐军,唐军入成都后,与家族同遭诛戮。
承斑工词,为花间派词人之一。多言情之作,词风艳丽柔糜。王国维跋魏太尉词云:“(承斑)词,逊于薛绍蕴、牛峤,而高于毛文锡。”沈雄、江尚质合编之古今词话引元好问对魏词的评语说:“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又沈雄柳塘词话说:“承斑词较南诸公更浅而近,更宽而尽,人人喜效为之。”虽然赏其弄姿无限,却责其只是一腔摹出,有故意求尽之病。因此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即针对此点而评说:“不妨尽说,只求少味耳。”栩庄漫记则谓其:“浓艳处近飞卿,间有清朗之作,特不多耳。”要之,魏氏词较少清朗之作,其病在无一以景语作结,故一露无遗,多不含蕴,因此难免有语尽而少味之讥。然其篇幅尚称完整,是亦有可取之处。
全唐诗·附词收录其词二十首,较花间集多五首。
-
登幽州台[1]歌陈子昂【原文】前不见古人[2],后不见来者[3]。念天地之悠悠[4],独怆然而涕下[5]!【注释】[1]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蓟丘、
-
这首七律作者自注曰:“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诬也。”此注道出诗之写作缘起。
-
绿丝文布素轻褣,珍重京华手自封。贫友远劳君寄附,病妻亲为我裁缝。袴花白似秋去薄,衫色青于春草浓。欲著却休知不称,折腰无复旧形容。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
-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 ① ,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 ②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 ③ ;散而条达者 ④ ,
-
淫之忍第四十淫之忍第四十 淫乱之事,易播恶声。能忍难忍,谥之曰贞。 路同女宿,至明不乱;邻女夜奔,执烛待旦。 宫女出赐,如在
-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毕淑敏
-
原题:三月十五日偕宗武过仓园看花坐雨初台依韵同作
-
《礼记·学记》三则·全文鉴赏与注解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
-
就文字讲,颔联是流水对,非常自然。颈联中“远芳”、“晴翠”字都凝炼,都是代替“草”字,于此可悟诗中运用借代词的方法。(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诗例】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
-
《再见,牛魔王》收入了我的17个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写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大多取材于我的故乡、童年与记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