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原文|鉴赏|赏析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在经过长期颠沛流离之后,于公元760年来到成都,在成都南郊浣花溪畔,营建起浣花草堂,生活暂时安定下来,心情也稍为宽畅。水槛遣心二首即写于此时(约761—762)。水槛,临水长廊上的栏杆。遣心,犹抒怀。两首诗组成完整的结构。前一首写临水所见景物,后一首侧重抒写怀抱。这里选的是前一首。
开头两句写浣花草堂的地理位置。“去郭轩楹敞”,“轩”是长廊,“楹”门柱,是说草堂远离城郭,“轩楹”开阔宽敞。“无村眺望赊”,四周没有村落阻挡,可以眺望得很远。三、四句是远眺。澄清的江水平缓地流去,没有汹涌波涛的冲刷,因而很少看到陡立的江岸。幽僻处的野树,傍晚时盛开着花。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此章咏雨后晚景。”他把“幽树晚多花”的“晚”字理解为傍晚。从全诗看,描写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色,把这句理解为花期较晚,也是合理的。这两句的内容很多:有江色,有水势,有江岸的形态,有树,有花,还有时间。这已不是五言诗的一般句式即二、三式所能容纳,因而改用不常用的二、一、二句式,这两句应当读作“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形式须随着内容的需要而变化,大家、名家的诗作中,常常有这类例子。五、六句是近看。字句平易而构思工巧,是杜诗的名句,为后代评论家赞扬不已。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 “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老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雨细著水面为沤(水泡),鱼常上浮而淰(水动貌),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按此句见杜集五言排律春归)。”这段评论每为杜诗笺注者所引用,所谓“体物”,即仔细观察事物;所谓“缘情”,即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仔细观察,就不能看到“鱼儿出”、“燕子斜”,不认真思考,就不会发现“细雨”和“鱼儿出”,“微风”和“燕子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了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观察与思考的结果,必须对字句进行锤炼。经过反复锤炼而又打磨掉锤炼的痕迹,用极为平易的字句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天然工巧”。
这四句既是写景,而又“情在景中”(仇兆鳌语)。诗人经过长时期困苦播迁的生活之后,暂时获得安定,对所处的环境和所见的景物都感到惬意,因而在诗中把景物写得生意盎然,表现出恬静怡悦的心情。此题后一首的末二句更说: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简直要终老此乡了。
最后两句以“城中”和“此地”对比,与“去郭”和“无村”遥相呼应,章法谨严。由于意义上的对比,自然而然地写成对偶句,使全诗八句,成为四对,这在律诗中又别具一格。
此章咏雨后晚景,情在景中。中四,皆水槛前所眺望者,末联,遥应郭村,以见郊居之清旷。八句排对,各含遣心。(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
-
古文·项脊轩志 归有光项脊轩(1),旧南阁子也
-
潘耒:游罗浮记(节选) 潘耒飞云峰者,罗浮绝顶也。虽晴明时,常有云雾笼覆。去地四十余里,游人稀得到。尼余上者,复十人而九。或言磴道陡
-
【名句】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 [注释与译文]傍晚时分,田野间一阵和风吹过,菜花豆花的香味一齐扑鼻而来。诗人路过云南安宁,写下了春天郊野这美丽诱人的风光。 参考文献 (清)王文治《安宁道中即事
-
刘季孙曾在饶州(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担任酒务,专门管辖制酒和酒业税收。他是一个很孤独高傲,并淡泊名利的人。作为管税收的官员,在那时应该是个肥缺,但是诗中则明确指出诗人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为官清廉的承诺。 燕子呢喃是轻细悦耳的
-
《临江仙·夜归临皋》是苏轼的一首词。诗中通过描绘夜晚归途中的美景和内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态度。 诗中提到临皋,指的是临皋镇,是苏轼曾任地方官的地方。夜晚,作者倚着船行至临皋,眺望远处江上的月光,感叹江山如此美丽。苏轼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述了夜色朦胧、风光旖旎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其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复杂。作者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却深刻感受到世事无常、人生无常的真理。然而,苏轼并不对此感到沮丧,而是以一种淡然而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
-
1966年5月4日到26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彭、罗、陆、杨的所谓“反党错误”,并决定停止和撤销他们的职务。5月16日,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
-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而不敬畏也。
【名句】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而不敬畏也。 【译文】克服欲念,好比逆水行舟,刚一歇息,舟就要向下游飘
-
放尔千山万水身,野泉晴树好为邻.啼时莫近潇湘岸,明月孤舟有旅人
“放尔千山万水身,野泉晴树好为邻。啼时莫近潇湘岸,明月孤舟有旅人”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放尔千山万水身,野泉晴树好为邻。啼时莫近潇湘岸,明月孤舟有旅人”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鸟兽鱼虫·猿马
-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是指利用强大的权势或地位来控制其他较弱小的人或势力。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击败了秦军后,项羽利用他被封为楚王的地位,试图控制刘邦,但最终失败了。这个典故可以用来形容权谋之间的斗争,也是历史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
骏虎是个有分寸的人,为文为人皆是。有一道菜叫“烈酒煮鸡汤”。煮汤前,先将烈酒点燃,烧至一定火候随后再放食材烧煮。说来奇怪,这样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