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复仇》全文、注释和赏析
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拚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
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
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拚命地伸长颈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然而他们俩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字数:663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244页.
-
炉火欲销灯欲尽,夜长相对百忧生。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
-
[晋]陶渊明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
【3058】党政干部法治教程(张恒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3 8万字,2017年2月第2版,58元。)△本书分两个部分15章:一、法治建设要务
-
蒋冯中原大战是蒋介石消灭新军阀的又一次战争。1929年3月,在蒋桂大战开始之机,冯玉祥预感到蒋介石打败桂系之后,必将向西北开刀,于是积极调兵遣将,准备讨蒋,他密令韩复榘率本部人马进驻信阳,摆出向湖北进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作文中国古诗词的美,内容包括作文《古诗中的美》,作文:古诗中的美最好是原创,初二作文古诗中的美。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朱先生的这句话实际上是
-
美国意象主义*诗人艾兹拉·庞德*关于诗歌功用问题的理论。他说:“没有语言,人就无法思想和交流思想,官员和立法者也不能有效地活动或制定
-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 ① ,引矢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 ② ,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 ③ 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
-
薛涛谒巫山庙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
-
惠洪 残香和雪隔帘栊,只待江头一笛风。 今夜回廊无限意,小庭疏影月朦胧。 这是一首咏残梅的七言绝句。 首句“残香和雪隔帘栊”,这是写作者隔着窗帘看到沾雪的梅花。“残香”是指散发香气的将要凋谢的梅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