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蜀宫妓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唐寅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①。
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注释】
①紫微:紫微殿,泛指帝王宫殿。
【评说】
本诗选自汪砢玉珊瑚网卷四○、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七。
五代后蜀后主孟昶荒淫奢侈,耽于酒色,尝令后宫宫妓衣道衣,冠莲花,终日侍宴。唐寅有感于斯,挥毫作孟蜀宫妓图,并题绝句于图上,且有识语,云:“蜀后主每于宫中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巴谣已溢耳矣,而主君犹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后想摇头之令,无不扼腕。”据唐寅识语,可知这是一幅讽刺意味浓重的仕女图。
唐寅的孟蜀宫妓图今存,藏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124.7厘米,横63.6厘米。图面并无帝王宴饮的豪华场面,画家择取了侍宴前宫妓打扮化妆的一瞬间景象,描画成图。图中有四个宫妓,她们身穿女道士长方褂,修裙,头戴柳条莲花编织的冠子,两个正向,两个背向。正中一个正向的宫妓,穿着一件青色大褂,一位背向的宫妓穿着淡黄色长褂,色彩一深一淡,一冷一暖,构成强烈的比衬。四个宫女神态各异,一人照镜,看看化妆合适否,一人手托脂粉盒,一人为她人理裙,一人在旁指导,但又互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足见画家非常注意布局,富有变化,造成鲜明的节奏感。唐寅的仕女图,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线条细劲,设色妍丽;另一类笔墨流动,挥洒自如。孟蜀宫妓图便是前一类的代表作品。
明人董纪说过:“诗意不过模画意,何须画里更题诗。”(屏风画意二首,载西郊笑端集卷一)他说得很不妥当,因为题画诗并不简单地模写画面之意,有许多画面无法表述的意念,必须用题诗发明之。唐寅的孟蜀宫妓图便是这样的一首题画诗。诗的首句,“莲花冠子道人衣”,固然是模写画面,次句便不是简单地模写画意了,因为画面上根本没有侍宴的场面,这只能从画面上宫妓化妆的细节,推想出她们将要去紫微殿侍宴。至于诗的三、四句,诗笔早已从画面宕开,写到距孟蜀五百年后的今天,“人已去”,画中人“蜀妓”早已死去,自然界的花和柳当然不知道,它们依然年年自由生长,柳条斗绿,繁花争艳。唐寅以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构成鲜明的对比,辛辣地讽刺孟昶的荒淫腐朽、醉生梦死。这些画意,在画面上怎能表述? 只有依靠题画诗补充、拓展画意,取得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可见,题画诗自有其不废的功能,真是“亟须画里更题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素问古诗词网,内容包括最全的古诗词网站,“素问”怎么解释,什么网站能代替古诗文网,或者什么应用能代替古诗文网APP搜狗。唐诗赏析:<a href="http://www.guxiang.com/shici/tangshi/index2.htm">http:
-
这是一首思妇之词。上片写的是曾给男子寄信诉说思念之情,却始终未见回音。“红笺”、“回纹”虽然都属词藻,具有美化与夸张的作用,但与女主人的心境都是联系密切的。“湿红笺纸”的“湿”表示流泪,而“红”字固然是笺纸的颜色,却又同时暗寓“泪尽继之
-
七十人难到,过三更较希占花租野寺,定酒典朝衣。趁醉春多出,贪欢夜未归。不知亲故口,道我是耶非?
-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
-
司马长卿谏猎书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
-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作品赏析我国的旧诗中,虽则也间有相互问答之词,如诗经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经·齐风·鸡鸣》)以及《孔雀东南飞》中兰芝
-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幔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仕宦岂不
-
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宝瑟调中妇,金罍引上宾。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自惟安直道,守拙忌因人。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揶揄惭路
-
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应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
-
老者觉时速,闲人知日长。日月本无情,人心有闲忙。努力取功名,断碑埋路傍。逍遥林下士,◇丘亦相望。长生既无药,浊酒且盈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