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蒹葭》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苍、霜、方、长、央,阳部。)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萋、湄、跻、坻,脂部。)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韩沚作洔。)
(采、已、涘、沚,之部。)
[译文]
天还未亮,秋风凄凉,大河岸 边,望不到边的芦苇,一片苍黑。深秋的白露,已经凝结成寒霜了。我 所思念的那个人啊,就在河水的那 一方。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艰险 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仿佛就在水中央。
天已微明,秋风凄凉,大河岸 边,望不到边的芦苇,一片凄青。未干的白露,还在苇叶之上。我所思 念的那个人啊,就在河边水草相交 的地方。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艰险难上去。顺流而下去寻找,仿佛 就在水中的小岛上。
天已大亮,秋风凄凉,大河岸 边,望不到边的芦苇,泛出白光。深秋的白露,所剩无几了。我所思念 的那个人啊,就在河水的水边上。 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艰险又曲 折。顺流而下去寻找,仿佛就在水 中的沙滩上。
[评介]
毛序说:“蒹葭,刺襄公 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 焉。”当然纯为附会,于诗中根本找 不出根据来。至清时虽有魏源用所 谓襄公不知求贤尚德来曲为诗序解说,但终属勉强。朱熹则干 脆说:“然不知其何所指也。”(诗 集传)虽未提出有关本诗的题旨, 但总算涉及到了其朦胧迷离的特 色。至清代姚际恒认为“此自是贤 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 诗经通论) 方玉润则认为是 “惜招隐难致也。”(诗经原始)实 际上二人的中心皆在求贤说上。今 人则多认为是爱情诗或怀人诗。
那么,这首诗中所热烈追求的 人到底是谁呢?诗中只是提到所谓“伊人”,伊人者,就是“那个人”, 至于那个人是贤者呢,还是朋友 呢?抑或是青年男子呢,还是年轻的姑娘呢? 哪一种都可以说得通, 但哪一种都未必叫得准。反正在中 国古代诗歌史上,诗经开创了比 兴,从比兴的观点来看,追求美人、 恋人、朋友、贤人,其间本有相通 之处。因此,我们不妨还是称这首 诗中所追求的就是那个“伊人”吧! 诗中就是诗人抒写对自己朝思暮 想的“伊人”热烈而执著的追求和 竭力寻找却可望而不可即的迷惘 与痛苦的心情。
诗的开头从“蒹葭苍苍,白露 为霜”写起,是赋,而赋中又有兴。 在一个深秋的季节里,在天将亮但 未亮的时候,天濛濛,水茫茫,秋 风嫋嫋,芦苇苍苍,白露已凝结成 寒霜了。于是诗一开始就给全篇笼 罩上了清冷、凄凉、缥缈、迷茫的 气氛。诗人正是在这一典型环境中 出现的。他也许早就来到这大河边 上、芦苇丛中,他俳徊着,凝望着, 焦灼着。他正在寻找他所日夜思念 和衷心仰慕的人,在寻找那个人所在的地方。“在水一方”,他肯定那 个人的存在,也肯定那个地方存 在;他决心去寻找那个人,也自信 能找到那个人。他多么希望立即就 见到那个人啦!但是通向那个人所 在之处的道路何在呢?他不知所措 了,他迷茫了:逆水去寻找吧,道 路崎岖又远又长,他能来得及吗? 顺水去寻找吧,那河水茫茫,又怎 么能过得去呢?他仿佛看到那个人 就在水中央,他似幻似真,如梦如 痴,神魂缥缈了。姚际恒说:“重加 ‘溯洄’、‘溯游’两番模拟,所以写 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 ‘在’ 字 上加一宛字,遂觉点睛欲飞。入神 之笔。”(诗经通论)确实,这里 把他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迷 惘的精神状态确切地传达出来了。 诗中有景有情,景中有情、情中有 景,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而又表 达得委婉尽致。
本诗采用了 诗经常用的章 法,重章迭唱。方玉润在此诗眉评 中说:“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 实首章已成绝唱。” (诗经原始) 说首章已成绝唱是对的,但说三章 只一意,则恐未必完全正确。本诗 三章,在反复咏唱过程中,稍加变化的词语,实际上也表现了诗人感 情的逐步加深,如天未亮时的蒹葭 是苍苍,显出苍黑之色,有不甚分 明的样子; 天刚亮后,凄凄,是清 晨水露之下的萋青之色;太阳出来 以后,露水已干之时,在阳光照耀 之下,采采然泛出白色。用词的变 化,表示时间的推移。同时,“白露 为霜”、“未晞”、“未已”也表示着 时间的变化和延长。这些时间的变化和推移,正说明诗人从天未亮来 到河边,在苦苦地寻觅中,已经过 黎明,又到太阳高照了。时间的积累和延长,正体现着感情的发展和 加深。同样,从“在水一方”,到水 草相交之处,再到水草交接之处的靠水一边,是地点越来越明确; 从 “水中央”,到水中小岛上,再到小 岛的沙滩上,也是地点越来越具 体;而这种种变化,也正是诗人感情的深化。因此,我们说,随着一 唱三叹,诗意在一层一层加深,感 染力也一步一步加强。
-
管同:游西陂记 管同嘉庆十二年四月三日,商邱陈燕仲谋、陈焯度光招予游宋氏西陂。陂自牧仲尚书之没,至于今逾百年矣,又尝值黄河之患,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寻找问题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古诗词的问题(找古诗词)急求,有没有古诗词关于寻找的,表示“寻找”的古诗词。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乡情:《九月
-
【名句】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 语出《书·洪范》。凡是人中有才能、有作为的,都要使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你的国家就会昌盛,羞:进献。而:通“尔”,你。昌:昌盛。
-
清风自来兮,汝心安在否? 走进灵魂深处,最美不过《诗经》,且歌且吟,领略一世繁华。 一句话,让你读懂中国最美的诗歌,领略诗经之美。 小雅·鹿鸣|高朋满座,风度翩翩,贵客临门,何不歌哉?
-
[宋]杨万里梦里篙师忽叫滩,老夫惊杀起来看。前船过尽知无虑,末后孤舟胆自寒。这是一首
-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
昨日云阴重,东风融雪汁。远林草木暗,近舍烟火湿。下有隐君子,啸歌方自得。知我犯寒来,呼酒意颇急。抚掌动邻里,遶村捉鹅鸭。房栊锵器声,蔬果照巾幂。久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洗盏酌鹅黄,磨刀削熊白。须臾我径
-
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年),宋
-
立国家太平之基本者,莫急于人材;养天下人材之成就者,莫先于庠序。|什么意思|大意|注
《立国家太平之基本者,莫急于人材;养天下人材之成就者,莫先于庠序。》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余生走进办公室,在进自己坐的角落时尽管侧了身子,还是碰到了小陈的桌子。小陈的办公桌摆在西门边。这是处里最糟糕的位置。一是有人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