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教终身 杨万里 张浚》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 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宋史·杨万里传
[述要] 杨万里(字廷秀)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任赣州司务参军,调任永州 零陵县丞。当时张浚贬谪永州,闭门谢客,杨拜访三次都不得见,再写信求见,才见到。张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杨终身铭记其教诲,乃名自己书房为“诚斋”。
[事主档案] 张浚(1097—1164) 宋大臣。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1129)任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并被任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次年集军反攻,牵制金军。后用吴玠等坚守秦岭北麓,使全蜀安堵。绍兴四年(1134)再任枢密,次年为宰相。秦桧执政后,被排斥在外近二十年。三十一年封魏国公,主持孝宗隆兴元年(1163)的北伐,后被主和派排挤去职。著有中兴备览等。
-
[唐]李端水国叶黄时,洞庭霜月夜。行舟问商估,宿在枫林下。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
-
【3206】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美〕托马斯·内格尔著,宝树译,中信出版社,4 5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32元)△这本书不谈哲学家和哲学概念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
-
屈原列传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祖籍秦国。他被尊称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天问》和《九歌》等。
屈原在楚国历任官职,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由于一些政治斗争的阴谋和诽谤,他被贬谪到湘江流域。在这段流亡岁月中,他沉浸于饱含悲愤的诗歌创作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思考。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影
-
(为学类) 说话时小心谨慎,尽量避免发生言词失当的情形。做事时笃守职志,绝不敷衍怠惰。这乃是每一个人在从事其份内工作时最重要的方法。 请参照“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
-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出处】唐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其一) 》。 【意思】从古以来幽并豪客慷慨赴边沙场终老,谁学那游侠浪子只是矜夸手中剑利、座下马好。 【全诗】 《塞下曲四首(其一)》
-
曾几《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②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①三衢:今浙江衢县。②梅子黄时:指江南梅雨时节。柳宗元《梅雨》诗云:“梅实迎雨时。”赵师秀《约客》诗
-
心有征知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
-
古文观止·清文·顾炎武·复庵记 旧中涓范君养
-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十五:这里指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思:思绪。 【大意】中秋节的夜晚,万籁俱寂,圆圆的月亮显得格外的皎洁。银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