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道《春夕经行留侯墓》凭吊张良古墓,思古幽情诗
春夕经行留侯墓·卢思道 少小期黄石,晚年游赤松。 应成羽人去,何忽掩高封。 疏芜枕绝野,逦迤带斜峰。 坟荒隧草没,碑碎石苔浓。 狙秦怀猛气,师汉挺柔容。 盛烈芳千祀,深泉闭九重。 夕风吟宰树,迟光落下春。 遂令怀古客,挥泪独无踪。
在古代智士中,留侯张良运筹帷幄、足智多谋,而又无意富贵、淡泊自守,历来受到人们敬仰。其墓地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接近留城。后代文士们途经张良墓,不免会追怀前哲,抒发思古之幽情。卢思道春夕经行留侯墓诗,即是其中之一。
“少小期黄石,晚年游赤松。应成羽人去,何忽掩高封。”诗歌开端思致突兀、反面入题,与一般凭吊古墓之作截然不同。诗人发问,张良青年时与授业异人黄石公有日后之期约,晚年又躬行辟谷导引,意在追随仙人赤松子。理应修真成仙,为何高坟紧闭?面对墓地,而疑怪其不该有墓,发端翻空出奇,立意新警。如将它与后四句位置互换,则顿失高兀气势。然而毕竟陵墓在目,伸手可触,诗人不禁悲从中来:“疏芜枕绝野,逦迤带斜峰。”坟茔所在,田野荒僻,平芜稀疏。四望远眺,斜峰连绵。如按正常语序,应是孤坟枕疏芜绝野,连带逦迤斜峰。诗人将句法倒装,又借名词作动词,一垒孤坟顿时从阔大背景中凸现出来,以小驭大,主次立现。既不失墓地之静穆,又含蕴生命之遗韵,把张良的恬然长眠点化成层次分明的画面。然而千古英烈,其坟却是败破不堪:“坟荒隧草没,碑碎石苔浓。”隧,墓道。野草隐没墓道,石苔遍生碎碑,可见不仅无人祭扫,更只任人作践。高情逸致如张良,有坟已自可悲,那堪坟墓不完。这与张良生前业绩恰成强烈对比。于是诗人掉笔回顾张良平生,诗歌转入第三层次。“狙秦怀猛气,师汉挺柔容。盛烈芳千祀,深泉闭九重。”狙秦,指张良倾家报仇,邀客以一百二十斤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于搏浪沙。以只身图暴君,置生死于度外,可称“猛气”。师汉,指黄石公以太公兵法授张良,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张良为汉高祖刘邦筹画军计,屡定奇谋,高祖自叹不如。但张良容貌秀美如女子,况且词气温和,故称“柔容”。然而下一“挺”字,则外柔内刚,词缓意坚之状立出。两句诗歌,一生行状。将张良生平功业、作用、刚柔相济性格总结得既具体又精炼,表现出诗人驾驭历史的高度概括能力。与杜甫蜀相中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诸葛亮一生相比,决无逊色。但尽管青史千年留芳,难免黄泉九重深闭。诗人神游千载,又回到了现实。“夕风吟宰树,迟光落下舂。遂令怀古客,挥泪独无踪。”宰树,墓地所植之树。下舂,日斜之时。诗人强调“夕风”、“迟光”,则独立孤坟、迟回留连之久、日暮离去之不得已,尽在不言之中。依依余晖,苍茫草树,缅怀古人,潸然泪下。这泪水融合今古,伤人自伤,既寄寓着自身的理想、追求,又表现出在生死大限前的惶惑感伤。
凭吊古墓,乃是诗歌常见题材。但此诗谋篇布局,自出新意。起笔天外飞来,故作惊怪之状,从中跌出对生命终结的无奈、哀伤。然后承之以墓地的败落景象,进一步突出悲哀之情。而后一笔宕开,将张良的丰功伟烈渲染得神完气足,却又骤尔转到人生忽忽、死后寂寥。一结关合自身,情韵有余不尽。诗人运笔力避单调平板,忽而高振入云,陡然回翔低落,以高振衬托低落,结构开阖动荡,起伏有致,更体现出心绪的深沉复杂。
清人陈祚明评此诗曰:“有萧瑟之韵”,除了诗中表达的情感之外,诗人笔下的荒芜形象也是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作者既注目于全局,连山绝野,背景宏大,又着力于细部,强化苔生碎碑、草没墓道这特写镜头,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再加上树头风声、落日光色,构成一幅幽寂晦暗的立体画面。以景生情,以情领景,交互融会,从而奠定诗歌怆楚萧瑟的基本情调。
-
作者: 张翼之 《左传纪事本宋》五十三卷,清高士奇编
-
夏雨忽至,雨轻柔,风初歇,我从午睡的酣畅中醒来。窗上的雨滴在敲鼓,鼓瑟和谐,伴着院墙外的牵牛花。粉白相间的牵牛花,花香袅袅,淡青花
-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
【原题】:朴上人访筠翁於溪草堂袖诗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索诗甚急以偈送之
-
这首词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 词作上片写抵达江南,并报平安。“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开首二句写实,点明渡江时的季节、气候和到达地点。雪花飞扬之时,当正值寒冬季节,而此时冒雪渡江,可见当时情况比较紧急,这反映了靖康
-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清风久销歇,迨此向千载。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辈。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我年虽未
-
溃堤以后从广播中听到,领导一再强调要保证大江大河安全度汛,“哪个地方出问题,由那个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这时我正在病床上打吊针,
-
一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 ① ,召舅犯问之 ② ,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 繁礼君子,不厌忠信 ③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
-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作品赏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汉女,汉中的妇女。输,贡输,上交。橦(tóng)布,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