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和赏析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偎:倚靠。黄金缕:指柳条。柳叶初发,又嫩又黄,宛如金色丝缕一般。钿筝:饰有罗钿的筝。海燕:古人以为燕子是从南海飞来,故称海燕。一霎:极短之时间。觉:醒。
【鉴赏】
此词在一片艳丽迷濛的春色中抒发了闺中女子好梦难留的一丝哀愁。
上阕主要描写庭院春光。“六曲阑干”三句写杨柳树在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下紧靠着六曲阑干吐出嫩芽,柳条像迷人的黄金丝缕般舒展漫舞。“偎”字极妙,使柳树如青春少女般有了生命有了韵致,风情万种。“谁把钿筝移玉柱”以一个设问句式描述哀婉动人的筝声,下句“海燕双飞去”反衬出弹奏筝者所传达出的孤寂凄苦。
下阕接续上阕对柳树的描写,但时序境况已有变化,游丝落絮,满眼凋零景象。清明时节一霎冷雨使初开红杏凄清可怜。惆怅之情在此景之下不免产生。结尾两句,因“惊残好梦”,所以对“莺乱语”产生了幽怨,这一惊醒,美梦已无影无踪,既懊恼,也无奈。
此词写伤春感怀之情,但几乎全寄托在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中,含蓄蕴藉。
-
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贯,使我不得开心颜出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引用古诗词写的文章,内容包括求引用古诗词的文章写得好点的高三水平,求引用古诗词的文章写得好点的,引用古诗词写的作文要引用四首或四首以上的古诗词,要有范文,800。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
-
从车上跨下,急雨如恶魔的乱箭,立刻湿了我的长衫。满腔的愤怒,头颅似乎戴着紧紧的铁箍。我走,我奋疾地走。路人少极了,店铺里仿佛也很少见人影。哪里去了! 哪里去了! 怕听昨天那样的排枪声,怕吃昨天那样的急
-
伊犁纪事诗洪亮吉 毕竟谁驱涧底龙,高低行雨忽无踪。 危崖飞起千年石,压倒南山合抱松。 嘉庆四(1799)年八月洪亮吉上书言事,因言词切直,皇帝震怒,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次年四月被赦还,前后不足一年。《伊
-
北郭氏之老卒、僮仆争政, 室坏不修。且压。乃召工谋之。请粟,曰:“未间,女姑自食。”役人告饥, 涖事者弗白而求贿,弗与,卒不白。于是众工皆惫恚 ① ,执斧凿而坐。会天大雨霖, 步廊之柱折, 两庑既圮,
-
古代诗文名篇之戏曲·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长亭送别》原文、鉴赏和解读
戏曲·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长亭送别》 第三折 (夫人,长老上,开)今日送张生赴京,就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
-
晚泊洪昇 空江烟雨晚模糊,越峤吴峰定有无? 宿鹭连拳鱼泼刺,败芦深处一灯孤。 此诗写作者晚泊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首两句,写远望所见,江以空字点出,言江面空旷辽远,漫无涯际,远远望去,一片模糊。晚字
-
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①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②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③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释】 ①帘旌:帷
-
树色平远图 北宋·郭熙作 绢本水墨 纵三五·九厘米 横一○四.八厘米 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是图卷后有赵孟頫、柯九思等元人诗文和题跋,其中柯九思有诗云: 郭熙笔法出营丘(李成),古木空亭老更幽。 记
-
(清)朱树德 耸峭南溪山, 何年辟仙境。 龙岩孕玉泉①, 碧漾深溪影。 芳藻映光辉, 波入雉山静②。 雨霁试新茶, 游人争汲绠③。 【题解】 南溪山在桂林南将军桥头,东近漓江,东北麓为南溪萦绕,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