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题解】 白居易作。这首小诗全篇写景。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新巧的比喻,把优美的景色和愉快的感情熔铸于短短的四句诗之中。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残阳斜照下的江水。朝阳面,映照着落日余晖,呈现一派红色; 背阴面,阳光照射不到,却显出深绿色,半红半绿,色彩斑烂。诗人的观察很细致。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把江边绿草上映着月光的露珠比喻为“真珠”,写出了露珠的圆润光泽; 又把初升的新月比喻为斜挂在碧蓝天幕上的一张精巧的弓,表现了秋夜清幽迷人的美。 全诗在景色描绘中流露出作者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语言明快,格调清新、自然。 【全诗】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①残阳:黄昏时候的太阳。 ②瑟瑟:指碧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似:如同,好像。 【翻译】 一道残阳铺水中,一道残阳铺展在宽阔的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①。一半江水碧绿哟一半儿嫣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②,那九月初三的夜月多么可爱, 露似真珠月似弓。晶莹清露像珍珠月牙儿似弓。 【鉴赏导示】 这首诗通过吟诵暮江景色,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自求外任的愉悦心情。 【鉴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写了夕阳西下到新月初升这段时间里的景物。夕阳把一道余晖洒在水面上,江面呈现出一半碧绿色一半红色。“铺”在这里用得绝妙,它紧紧抓住了水面颜色的变化,写出了暮江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新月初升的夜景。九月初三的夜色是多么的可爱啊,露水如同珍珠、月亮和弯弓一样。诗人通过仰望夜空的新月,俯视江边的草地,把天上与地上的景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夕阳照水、新月初升的写景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 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作。当时,牛、李党争激烈,诗人为避祸,请求外任,此诗可 见其离开朝廷后的愉悦心情。前二句写秋日夕阳照水。上句写残阳贴着水面照射,用 一“铺”字,十分形象,显得平缓、柔和,使人感到尤为安适、亲切。下句用“瑟瑟”和“嫣 红”对举,写出了江水光色的变幻莫测,诗人便陶醉在这波光粼粼的色变之中了。后二 句写秋夜新月初升。秋夜之可爱,从两个方面写:先写俯视,江岸一片绿草,草尖上清 露成滴,就像神女撒落的粒粒珍珠;后写仰望,一弯新月初升,升在碧蓝的天空,犹如悬 挂着一张精巧的弓。结句写景,用语简练,内涵丰富;两个比喻,形象生动;直接抒情, 脱口赞美,把情感推向高潮。全诗注重视觉形象描写,前二句设色明丽,变幻可喜;后 二句创造意境,宁静和谐,可谓妙绝! 诗人能从日暮赏玩至深夜露下,可见其喜悦、安 闲之心境矣。 【鉴赏要点】 [1]名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借景抒情。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猜你喜欢
  • 最后的乌托邦:历史中的人权

    【3071】最后的乌托邦:历史中的人权(〔美〕莫恩著,汪少卿、陶力行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张22,2016年6月第1版,52元)△提出人权是在19

  • 《感皇恩·骑马踏红尘赏析》

    词的上片写乍逢又别的惆怅,下片写已别还思的眷恋。全词描写了词人与故人暂聚又别为内容,抒发人生易老、聚少离多的悲苦心情。这首词在艺术上,层层渲染。如写离别,从初别时的留恋之情,到别后的种种离愁,后来的“满怀离恨”,步步递进,颇具韵味。

  • 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全诗鉴赏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老僧下山

  • 在沙溪阅读时间

    【3466】在沙溪阅读时间(黄印武著,云南民族出版社,45万字,2009年12月第1版,65元)△寺登街;核心的核心;妙香佛国的前世今生;渐行渐

  • 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全诗赏析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 注释赏析《寓意[宋]晏殊》诗词意思解释

    寓意[宋]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油壁香车:古代女子乘坐的装饰精美的车子。峡云:用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幽会典故。

  • 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全诗赏析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 朱自清《匆匆》原文、导读、鉴赏和赏析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

  • 群众与权力

    【4856】群众与权力(〔英〕埃利亚斯·卡内蒂著,冯文光译,上海三联书店,48 5万字,2020年6月第1版,89元)△11章:群众;群体;群体与宗

  • 《梅花·[宋]陈亮》原文与赏析

    [宋]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