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词《》拟青青河畔草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靡靡江蓠草,熠熠生河侧。
皎皎彼姝女,阿那当轩织。
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
良人游不归,偏栖独只翼。
空房来悲风,中夜起叹息。
拟青青河畔草是一首思妇诗。这首诗以春光明媚、草木茂盛的季节为背景,描写一个独守空房的女子思念着远方的良人,因而发出孤独和寂寞的慨叹!写得细腻委婉,真切感人。全诗共十句,首二句写景,次四句写思妇的容貌,末四句写思妇的愁思。
诗以熠熠之江篱草破题,“熠熠”,光耀、鲜明。首句既是起兴,又渲染了色彩,把读者引到春色宜人的环境之中。河畔上长满无边无际的春草,青草绵绵,延向远方,极易使人浮想,愁思不绝。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也是由河边绵绵不断的青草引发起对于远人的绵绵思念。诗中女子看到眼前的情景,自然想到远方的“良人”“游”而“不归”。诗一开篇就充满怨情愁思的气氛。次四句,诗人笔锋转向铺叙思妇的姿容,“皎皎彼姝女,阿那当轩织。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皎皎”形容肤色,“阿那”形容体态,“粲粲”形容容貌,“灼灼”形容丰采。这里除了“阿那”外,还用了三组叠字,青青河畔草也有类似的写法,所不同的是连用四个叠词来形容女子的姿质。而陆机既有摹袭,又略加变化,“阿那”用得贴切,有生气。由于形容的对象不同,因而显得繁而不杂。不同侧面的描写,把这位娇艳的美貌女子写活了。本来满园春色正是爱情的大好时节,然而春色不属于思妇,反而更激起了她强烈的愁思,“春色”反衬“愁思”,愈发使人动情,其孤独、寂寞、愁苦就可想而知了。前六句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都是为托出愁思之情服务的。
末四句正写愁思。“良人游不归”,诗人不用“行”而用“游”,值得玩味。“游”有不固定、经常移动、闲逛之意,虽然这里没有明确指出良人不归的原因,然而只要游性不改,思妇的后半生恐怕还难免在长期的等待和独守中,“偏栖独只翼”,只翼是无法飞翔的,这正如人之双足失去一足的遗憾和痛苦。鸟有双翼方显得和谐、健全,夫妻生活也同样,诗人用“只翼”形容夫妻失去一方的痛苦和失调,既形象又内涵深。“独”在这里也用得巧妙,“只翼”其意就是独翼,“只”字上加“独”字,更显得形孤影单。李白月下独酌有这样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突发奇想,把天边明月、月下的影子、连同自己在内,化成三个人,表面上看是独而不独,实际上更加孤独。两者手法虽不同,然而无限凄凉却尽在其中。“空房来悲风”,“悲”字注情入景。夜深人静,凄风袭来,似发出一阵阵悲鸣声,风也带上了感情色彩。“空”也用得极妙,这里仅仅指一人独处而室空吗? 非也! 它兼有房空和心空两义。由于房“空”,凄风乘隙而来;心空,更觉得悲凉。这样的夜晚她又怎能入睡呢? 留给她的只有夜半的叹息声。结二句显然较青青河畔草“荡子游不归,空房难独守”来得婉健、含蓄。
此诗摹拟古诗而作,古诗连用六叠字,此诗稍有变化。古诗明确点明思妇的身分,“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结句亦较直露,本诗思妇或为大家闺秀,或为小家碧玉,不得而知,写得也较婉曲,不过,文字则较古诗留下更多人工斧凿之迹,表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偏爱。
-
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作品赏析原题:圆通禅院先
-
徐夤点点苔钱上玉墀, 日斜空望六龙西。妆台尘暗青鸾掩, 宫树月明黄鸟啼。庭草可怜分
-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阑干
-
大学 【题解】 《大学》因篇首有“大学之道”四字,故名。郑玄《目录》曰:“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矣。此于《别录》属
-
【名句】为学 ① 之道,莫先于穷理 ② ;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注释】①为学:治学。②穷理:穷尽义理。 【释义】治学的方法,莫过于先穷尽义理;穷尽义理的要害,一定在于读好书。 【点评】这是宋代理学
-
张均九日巴丘登高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摇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作者简介张均,张
-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① ? (《列子·说符》) 【注释】 ①类:种类。迭相食:一个吃一个。 【译文】 天地万物
-
谢灵运:归途赋并序 谢灵运昔文章之士,多作行旅赋。或欣在观国,或怵在斥徒,或述职邦邑,或羁役戎阵。事由于外,兴不自已。虽高才可推,
-
小马哥:
-
【4842】自在独行(贾平凹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2万字,2016年6月第1版,39元)△5章:①孤独地走向未来。生命的睿智:从容是真;②默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