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九日巴丘登高》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均
九日巴丘登高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摇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作者简介张均,张说长子,玄宗开元初的713—715年随侍贬官的父亲居岳州。开元中历官大理卿,后受安禄山伪命为中书令。肃宗立,免其死,长期流放岭南。
题解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日,即重阳节,旧俗此日应登高,饮菊花酒。巴丘即巴陵,亦称岳阳。
简析张均随父寄寓岳阳,离家日久,又适逢重阳节,难免每逢佳节倍思亲。故此诗心情暗淡,充满无可奈何之意。
-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宋玉归州
-
再不见你旧时模样很伤心再不见你旧时模样我不知道我对襟的小褂你当时戴的哪副眼镜给我缝制我只知道当我穿着出去的时候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我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品赏析【注释】:一作《渭城曲》渭城,即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汉高祖时曾改为新城,汉武帝时更名渭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
-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此诗约写于宣宗大中二年(848),时年四十六岁的杜牧由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市)刺史卸任,返京任职,
-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出处】唐李白《 江上吟 》。 【意思】人借典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 庸俗现实的鄙弃,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不能象海上人那样不用真 诚的心相随白鸥,暗示自己物我
-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 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 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 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 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唯乐
名言: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 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 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 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 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
《水仙·花犯赋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周密楚江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七年级的古诗10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所有的古诗名字,七年级下册的古诗词。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