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①,只身东海挟春雷②。忍看图画移颜色③?肯使江山付劫灰④?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注释】 ①去复来:作者于1904年夏秋间出国留学日本,同年冬回国省亲。1905年春,再赴日本,“去复来”指此。②春雷: 喻革命壮志。③图画:指地图。④劫灰:佛教传说中能使一切毁灭的灾火叫劫火,劫火后的残余叫劫灰。
【诗大意】我满怀着春雷般的革命壮志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真理,不远万里乘风破浪去了又来。看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地图,真叫我伤心,我怎忍心看着中国版图改换颜色?我岂肯让祖国江山遭敌蹂躏、任人割宰?喝酒不能消除我伤时忧国的热泪,拯救危亡要依仗超群的人才。愿意付出十万头颅的巨大牺牲,也一定要把祖国从危亡的局面中挽回!
【赏析】 秋瑾1903年5月末随丈夫王廷钧进京,这时距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和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都不过几年。徐自华在 鉴湖女侠秋君墓表 中说: “值庚子变乱,时事益亟。君居京师见之,独慨然太息曰: ‘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其身乎?’”1904年夏历5月秋瑾只身离开北京赴日本留学寻求救国真理,在东京加入 “兴中会” 的外围组织 “三合会”,1905年回国省亲,6月在上海加入反清革命组织 “光复会”,旋又赴日。在赴日舟中看见日俄战争地图,又逢日本友人索取诗句而写下这首七律。
首联“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气势开阔豪迈。“万里乘风”是化用 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 的 “御风” 和 宋书·宗悫传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的意思,表示志向远大,不怕困难。“春雷”是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才有的一年开春的第一声雷,这里隐喻胸怀壮志、有所作为、唤醒国人之意。这一联里把 “万里东海” 同 “只身去来”对比,显示了诗人勇毅豪迈的性格与远大的革命志向。颔联“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是说她不忍心看到祖国国土沦丧。“日俄战争” 是当时的日本与沙俄为重新分割中国东北和占领朝鲜而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罪恶战争。1904年2月10日日俄宣战,清廷腐败无能竟宣布“局外中立”。1905年1月,日军攻陷俄军驻守的旅顺口。1905年9月日俄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本代替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地位。据日俄战纪 第13册85页载: “东三省自旅顺迤北,直至边疆内外,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大都因粮于民,菽黍高粱均被芟割以作马料,纵横千里,几同赤地。”可见日俄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何等严重!“忍看”二字,体现了诗人怒不可遏的爱国义愤,“肯使”二字,则表现诗人拯救祖国陆沉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感。颈联 “浊酒不销忧时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这里的 “销”是 “解除、消除”,诗人认为借酒不能浇愁,更不是解除忧时伤国的办法。“出群才”指出类拔萃、超群出众的人物。杜甫 诸将 诗有 “安危须仗出群才” 的句子。这时秋瑾已认识到依靠革命团体、率领革命群众共同奋斗才是解救祖国危亡的正确办法。尾联是掷地有声的警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乾坤”指天地,这里指祖国。诗人大声疾呼:只有组织人民进行殊死的武装斗争才能挽救祖国危亡,舍此别无他途。秋瑾在诗词中一再反复强调武装反抗的思想,如 “好将十万头颅血,一洗腥膻祖国尘”。( 赠蒋鹿珊) “卢梭文笔波兰血,拼将头颅换凯歌”。(吊吴樾) 她还在 宝刀歌 中强调: “沐日浴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 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所以这首七律的尾联体现了诗人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和坚定的必胜信念,闪耀着新世纪的曙光,这在近代爱国诗词中也是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见解。
一般人认为女子的诗纤柔婉弱,前人评论秦观好为“女郎诗”、“妇人语”、“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实际上女子的诗并不都是如此。如秋瑾这首七律声情激越,词气雄浑,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结构上意脉贯通。首联写豪情壮志; 颔联颈联写 “触景生情”,看见地图想起祖国危亡,抒发自己献身救亡的急迫心情;尾联点出挽救祖国陆沉的具体办法,表达必胜信念。语言是朴实晓畅的,有壮阔的形象、深刻的内涵和充沛的气势,读之令人神往,催人奋进。
-
短篇小说。樋口一叶著。作于1895年。描写女主人公阿力家三代人的遭遇:祖父是个知识分子,因写了所谓“对世无益处的书”,被撤职而绝食自杀;父亲是个工匠,因“为人高傲,不会应酬”,很早就离开了人世;自己沦
-
县人冉氏, 有狗而猛, 遇行人, 辄搏噬之, 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 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姑置之。……居数日, 冉氏之邻至, 问其狗, 曰: “烹之
-
《基督教并不神秘》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自然神论者约翰·托兰德著,中译本根据西德弗罗曼出版社1964年影印的1696年伦敦第一版译出,由商务印书馆于1982年出版,编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本书是
-
老舍《大明湖之春》原文 老舍曾在山东济南住过四年,他将山东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在济南期间,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和新婚妻子胡絜清住在离趵突泉不远的一所小平房院里。就在这所小院里,老舍完成了《猫城记》、《
-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行色递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中考怀古诗词欣赏,内容包括初中古诗词鉴赏60首,初中古诗赏析,怀古诗词赏析规律。月夜今夜鄜州月儿明,(如同长安的一样,被叛军拘囚的我独自在望月思家,家中)妻子也在独自望着天上的月(妻子的身边不是有孩子们吗?怎么也会是
-
游山弄水携诗卷,看月寻花把酒杯。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
-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
-
今年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乃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日中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曰:“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