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六一居士传》后 赏析和解读
苏子曰:“居士可谓有道者①也。”或曰: “居士有道者也。有道者,无所挟②而安。居士之与五物③,捐世俗之所争,而拾其所弃者也。乌得为有道乎?”苏子曰:“不然,挟五物而后安者,惑也;释五物而后安者, 又惑也。且物未始能累人也。轩裳圭组④且不能为累,而况此五物乎?物之所以能累人者, 以吾有之也。吾与物俱不得已,而受形于天地之间, 其孰能有之?而或者以为己有,得之则喜,丧之则悲。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 不知其有物耶,物有之也,居士与物均为不能有, 其孰能置得丧于其间?故曰:居士可谓有道者也。虽然自一观五,居士犹可见也。与五为六,居士不可见也, 居士殆将隐矣⑤!”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注释 ①有道者——有道德、修养的人。②挟——占有。③五物——据六一居士传载,指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④轩裳圭组——指官员的车马、服式、印信等。这里指官场中的事物。⑤“居士殆将隐矣”——殆(dai),大概。隐,隐逸。意谓居士大概将要隐逸了。
赏析 这篇序文是对有人认为“居士非有道者也”说法的驳斥。
欧阳修在六一居士传中,反映了自己晚年的生活情趣和心理状态,表达了作者要摆脱世间烦扰而寄情山水的思想。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有人问他什么意思,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加上“吾一翁”, “是岂不为六一乎”?(六一居士传)欧阳修感到自己长期被官场拖累已觉很苦了,而且还有很多忧患缠身,被这五种物品吸引可以使精神得到安逸。有人认为欧阳修这种选择是“无道”的,也就是非有道德修养者的选择。苏轼开篇即表达了他的鲜明观点:“居士可谓有道者也。”这与苏轼崇尚的庄子思想是合拍的。
在那个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时代,庄子的自然人本精神对中国文人独立人格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受儒家人文思想熏染的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主体意识不强,终身都在为自己的前途、社稷的安危而奔波劳碌。儒家的道德追求也有其高尚的一面,然而合理的并不一定是现实的,一味地按儒家忠君报国的思路去做,结局往往尴尬。德修而见弃,才高而不遇者比比皆是。庄子热爱生命、关怀人的自然本性的人本思想可以成为文人化解痛苦和忧愤、保持心理健康的良药。超功利、超道德、顺应自然天性的精神追求,也使文人在逆境中适意逍遥。苏轼奉行的是以儒治世、以庄养心的生活态度。虽然身处世俗但仍能保持精神自适和人格独立。苏轼一生经历了在朝——外任——贬谪的过程,他始终能以旷达的胸怀面对一切,更多地在“如寄”的人生中寻求美好的、可以令人自慰的东西。譬如他被贬到当时为远恶之地的岭南时,吟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表露。苏轼虽然没有像陶潜那样将其身心完全回归自然,但其精神是超脱的、隐逸的,是与陶潜一致的。苏轼赞欧阳修为“有道者”,就在于他能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欧阳修在仕途上也是坎坷的。他的晚年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于是接连上表请求退休,他不与世俗争名利,但当他的一己性情受到束缚时,又能以各种方式来摆脱这种束缚。他这种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又源于他回归本性、崇高自然的意识。苏轼认为,这就是“有道者”。
苏轼针对那种认为“有道者,无所挟而安”,而居士却挟有“五物”故而“非有道者”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他指出:对于欧阳修来说,那“五物”是不能牵累他的。“轩裳圭组且不能为累,而况此五物乎”?对那些私俗严重、执意要获取财物的人来说, “得之则喜,丧之则悲”。六一居士心胸开阔,置身天地之间,视自身与“五物”皆为同物,而不是视“五物”为己有。从一老翁来看“五物”,居士尚在;但从“五物”加一老翁成“六物”时,也就只有见物,而看不见居士了。由此可见,六一居士“可谓有道者也”。
苏轼、苏辙是欧阳修知贡举时选拔于前列的,苏轼尤其受到欧阳修的推重。苏轼同样很敬重欧阳修,他曾评价欧阳修的诗文“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六一居士集序)。因此,这篇序文可以说是“不能不为之”的“有为”之作,观点鲜明,感情真挚,议论精辟,具有情理兼胜的特色。在对欧阳修的高度评价中,渗透着苏轼自己的忧世之心和为文之见。
-
贺新郎 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裕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
-
朱仝如何走上了黑道朱全是县里的都头,按照宋代政法合一的制度,朱仝应该是县公安局副局长兼刑警队长一类的职务。是一个吃财政饭的公务员。
-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这首诗写作者西行经沙漠时的感受。题中的“碛”即沙漠。 “走马西来欲到天”,说这次西出行程辽远。其中“走马”状马之疾驰。联系第二
-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
【注释】 选自《荀子·天论》。 天行:大自然的一切变化。 常:常规,一定的规律。 为:因为,由于。 【赏析】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变革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探讨头顶上的天,“天”成了百家争鸣的热
-
【原题】: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五举酒用老人星见之曲
-
恰当地引用古籍、经典里的语句、故事或典故。又称引用、用事、援引等。在说明事物的时候,适当征引典籍,能加强说服力和权威性,加深人们对文章的理解。运用故事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也很常见,它能使文章更有情趣,娓娓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乌衣巷ppt,内容包括古诗词乌衣巷PPT,古诗词乌衣巷PPT,古诗<<乌衣巷>>。小题1:荒凉冷落、衰败惨淡的景象。小题2:唤起读者想像,暗写乌衣巷昔日的繁荣;突出今昔对比,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小题1:试题分析:做此
-
苏轼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状,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 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
-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作品赏析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