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纸上①得来终②觉浅,绝知③此事要躬④行。
【注释】①纸上:书本上。②终:终究。③绝知:彻底弄懂。④躬行:亲身去做。
【释义】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有些肤浅,要彻底弄懂它就要亲身去实践。
【点评】不但要学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努力在实践中学习。
参考文献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1],死亦为鬼雄[2]。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1),宋代女词人
-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①,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②,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③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注释】 ①代谢:交替
-
韩愈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 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 可以成美。夫岂多吉? 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
【题解】 这是李白46岁时所作。公元744年(天宝三年四月)李白与杜 甫在东都洛阳相识。此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此诗是李白与杜甫同游齐 鲁后,于鲁郡东的石门山与杜甫分手时写的送别诗。这是一首充满真
-
南都已见成新集,东鲁休嗟未作诗。霖雨曾为天下福,甘棠何止郡人思。元刘事业时无取,姚宋篇章世不知。二美惟公所兼有,後生何者欲攀追。 作品赏析【原题】:太傅杜相公有答兖州待制之句其卒章云独无风雅可流传因◇
-
原文 皇甫德参 1 上书曰:“陛下修洛阳宫,是劳人也;收地租,是厚敛也;俗尚高髻,是宫中所化也。”太宗怒曰:“此人欲使国家不收一租,不役一人,宫人无发,乃称其意!”魏徵进曰:“贾谊 2 当汉文 3 之
-
“非攻”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儒学而创立的墨学,有一整套治国方略,用以纠正当时社会的弊病。
-
元戏剧《关汉卿》鉴赏 《拜月亭》全名《闺怨佳
-
【原题】:李德秀致政以其生日前一日约士友至长庆院访梅花山茶因以为寿
-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