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北岸遇风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九江北岸遇风雨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稳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简析该诗以江面风浪的险恶暗喻政治风浪的难测,感叹自己的人生选择。诗人被贬后的幽怨、愤懑与不平之情,全都融汇在这风高浪急的自然描绘之中。难得的是诗人虽有感叹,却不见恐惧和后悔。
-
【原题】: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八礼毕降坐宫悬奏隆安之曲
-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迹忝朝廷旧,情依节制尊。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作品赏析当是永泰元年春自幕府回草堂时作,故云幕府瞻
-
《步天歌》,一名《鬼料窍》或《天文鬼料窍》,是古代指认星象的七言长歌。署隋丹元子作。它的著录首见于《新唐书 ·艺文志》,记为“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一卷”。今存较早的版本有宋王安礼重修《灵台秘苑》本及
-
“荣”与“辱”是对人们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对伦理范畴。在中国思想史上,荀子是第一个系统地对“荣辱”这一道德问题展开理论论述的人。
-
罢相作李適之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李適之(694—747),始名昌,唐朝陇西成纪人。其为李承乾之孙。唐中宗
-
【注释】 选自《论语·卫灵公》第九章。 害:损害。 杀身:牺牲生命。 成仁:完成仁德。 【赏析】 孔子一生追求“仁”,他认为,仁的纯洁性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君子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能损害仁。孔子说:
-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作品赏析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急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
-
有意反复描写某一言语、动作或事件,以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推动情节发展。现实生活的发展不是按直线进行的,它是波浪式、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创作中的复沓手法,就是对这一发展规律的概括和表现。 复沓强调
-
词的上片描绘的是一个凄凉孤寂的夜晚。开篇“厌厌”在借指夜雨绵绵似断若续的同时,也将愁情怨景表现出来,明暗相合。“空庭”则无人,“乍歇”应有雨。孤寂之夜,夜雨绵绵,一个孤独愁惨的环境跃然纸上。“听檐前铁马戛叮当,敲破梦魂残结”,残梦被敲破了,但这里不用惊醒而用“敲破”更为生动,形象,似乎还包含人生梦境
-
【名句】今之教者,呻 ① 其占毕 ② ,多其讯言 ③ ,及 ④ 于数 ⑤ 进而不顾其安 ⑥ 。 【注释】①呻:诵读。②占毕:占,同“苫”,竹简;毕,竹简。③多其讯言:讯,告知。多其讯言,一味地灌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