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过淮河宿阚石有感·文天祥》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过淮河宿阚石有感·文天祥》原文与赏析

文天祥

北征垂半年, 依依只南土; 今辰渡淮河, 始觉非故宇。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 龙朔在何方, 乃我妻子所。昔也无奈何, 忽已置念虑;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阚石,淮安县的一个地名。这首充满国破家亡之痛的诗作于南宋最后一年祥兴二年(1279)。时文天祥在被元军统帅、汉奸张弘范解往大都途中。第一句写途中感受。“北征垂半年”,文天祥于四月二十二日被押离广州北行,九月一日经过淮安,将近半年。这段时间他经过的都是南宋领土,因此极有感情,向乡镇一一“依依”惜别。现在要渡淮河——宋元分界线,进入异地,离开故国。本来心情就很痛苦,但一路所见南宋土地,还得到一些慰藉,现在是进入异国,诗人怅然若失,心痛欲摧,潸然涕下。再说三年前,也曾被蒙古贵酋押往北行,所幸在京口得脱,投奔仪征,在江淮一带飘泊数月,最后回到了南方,这次看守极严,逃返祖国的机会是没有了,诗人倍感悲怛。第二句忆乡,并写要去的地方的情景。“江乡已无家”,江乡,文天祥故家近赣江,恭帝赵隰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攻江西,文天祥毁家纾难,起义兵对抗。“三年一羁旅”,到祥兴元年(1278)被俘止,这三年中,文天祥一直带兵在外苦战,行止不定。“龙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龙朔,即龙城(今辽宁朝阳)与朔方(汉郡名,在今内蒙、宁夏一带),这里泛指元都燕京。端宗赵昰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部在赣州、吉州二城与元兵鏖战失利,退至空阬。他夫人及一子二女皆被掳去,此时关押在燕京。第三句抒发夫妻、父子的柔情,为国亡家毁而恸哭。“昔也无奈何,忽已置念虑;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以往战斗频仍,无法思念妻儿,快速游击,也无暇顾及他们。置念虑,即不思念之义。现在我可以念及他们了,可是又都失却了自由,不可能团圆,因而越向燕京接近,我越是挂念他们,不觉悲从中来,泪飞如雨。男儿有泪不轻弹,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儿女情长的。第四句表达为国捐躯的决心并以此劝勉妻儿。“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纲常,即三纲五常, 三纲中有君为臣纲一条,要求大臣服从帝君,而帝往往又是国的象征,这是封建社会维护政权的理论基础,伦理标准。如所周知,儒家思想是文天祥重要的精神力量,他在正气歌中说:“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绝命词中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因此,“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实在是他忠君思想的袒露,为了维系臣纲愿意献身。在我国古代忠君与爱国是统一的。北行是为祖国捐躯,所以“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沉痛、坚定、悲壮而又富于感情。第五句以浪漫的想象,跟妻儿相约来世团圆,劝慰他们为自己的献身节哀。“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表面写夫妻、父子不能见面之恨,实写国破之恨,并表达来生仍为眷属,合成一家的愿望。业缘,佛家语,据说善业为招善果的缘,恶业为招恶果的缘。作者借以表达自己为国献身的正义行为必将永垂青史。

这首诗倾吐了忠于国家民族、矢志不移的浩然正气。文天祥写作勤敏,战火纷飞,千难万险,斧锯加颈,都不放下彩笔。“在患难中,间以诗纪所遭。”目的是“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后之良史尚庶几有考焉”(指南录后序、集杜诗自序)。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作品反映了南宋末年广阔的社会面貌,具有诗史的地位。在后期,他着力学习杜甫沉郁苍凉、老辣浑厚的艺术风格,使其诗歌慷慨激昂,寄托遥深,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猜你喜欢
  • 《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赏析》

    【原题】: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失师授以焙藏之法必有以专之笑谓非力所及谩成拙语解嘲录以为谢

  •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内古诗词(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所有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内古诗词,内容包括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10首古诗,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所有古诗词,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古诗词。回答人的补充 2010-02-26 15:01 八年级下册 (一)课内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

  •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全诗赏析

    (其一)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其二)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作品赏析注:憀,音聊,依赖的意思。无憀,即无聊。

  • 《先秦散文·礼记·战于郎》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礼记·战于郎》原文鉴赏 战于郎。

  • 《西塍废圃赏析》

    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抒情小诗。肃杀悲凉的秋色,凄清哀怨的蟋蟀和鸣蝉声,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心中的惆怅。岳飞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使多少人闻之而潸然泪下。但是,周密却反其意而用之,由此引发出

  • 国风·豳风

    国风·豳风 豳:音斌,古地名,在今陕西邠县一带。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全诗赏析

    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九月山叶赤,谿云淡秋容。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夕与人群

  • 千家诗《思君因》译文与注释

    思君因 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翠辇不经过。 【作者简介】 令狐楚(766年或768~837年),唐代文学家,字壳士

  • 《薄幸·青楼春晚赏析》

    这是一首恋情词,叙述一个“偷掷春心”的少女对远在他乡的恋人的怀念与忧思。这位少女的身分,词中虽有“青楼”字样,但据曹植《美女篇》“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她应是府第中的闺阁,由词意可见,她不是妓女,而是良家女儿。

  • 张九龄《奉和圣制喜雨》全诗赏析

    艰我稼穑,载育载亭。随物应之,曷圣与灵。谓我何凭,惟德之馨。谁云天远,以诚必至。太清无云,羲和顿辔。于斯烝人,瞻彼非觊。阴冥倏忽,沛泽咸洎。何以致之。我后之感。无皋无隰,黍稷黯黯。无卉无木,敷芬黮黤。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