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之《罢相作》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罢相作
李適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李適之(694—747),始名昌,唐朝陇西成纪人。其为李承乾之孙。唐中宗神龙初任左卫郎将。玄宗开元中,历任通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刑部尚书等要职。天宝元年(742)代牛仙客为左相。受到奸相李林甫的陷害,罢知政事,守太子少保,后被贬为宜春太守,为形势所迫,自杀于任所。旧唐书·李適之传称他“雅好宾友,饮酒一斗不乱,夜则宴赏,昼决公务,庭无留事”。罢相作当撰于天宝元年罢相后不久,主要写罢相后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暖的急剧变化。全唐诗录其诗二首,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一首。
前两句写罢相的原因,首先是为了“避贤”。“贤”显然指陷害他的右相李林甫,作者当然不会真的认为李林甫是什么贤人,所以“避贤”在这里是反话。与其说是“避贤”,倒不如说是避祸。首句中的“初”字值得注意,它表明刚罢相,世态炎凉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其次是为了生活轻松愉快一点而喝喝酒。“乐圣”指喜欢喝酒,“圣”指酒。据三国志·魏志·徐邈传记载,魏国禁酒,徐邈就偷偷地喝,甚至于喝醉了。当时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喝醉了酒称“中圣人”。次句显然也是罢相后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
后两句采用反问手法对世态炎凉之快速反映作了鲜明揭示。这种反映发生在李適之身上,尤其具有典型意义。因为李適之喜欢喝酒,而且喜欢接待宾客,这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他是盛唐时期长安“酒中八仙”之一,杜甫的酒中八仙歌还专门描写过他:“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他有钱、有地位,又乐于接待宾客,可想而知,他在担任左相时,可以说门庭若市。唐诗纪事卷二十也说:“適之未罢相也,朝退,每邀宾戚谈谐赋诗,曾赋云:‘朱门长不闭,亲友恣相过。年今将半百,不乐复如何?’”但是这种快乐的生活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很快就成为过去。
这首诗除了深刻而鲜明地揭露了世态炎凉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外,还应当认识到李林甫之流所推行的黑暗政治对国家与正常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巨大伤害。李適之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岌岌可危,哪里还敢到李適之家这个是非之地去自找麻烦呢?因为那样做对自己、对李適之都是不利的。
-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
-
季羡林《八十述怀》原文 季羡林这一篇《八十述怀》与他年轻时写的《黄昏》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作为八十岁的老人,又是世界闻名的大学者,他的心敞开来了,他的笔放开来了,率性而谈无拘无束,信口吐来皆成珠玉。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南北树木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树木的古诗,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名句,关于树木的古诗。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苞:茂盛。《诗经·小雅·斯干》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汉·刘向《说苑·谈丛》 长松落落,卉木蒙蒙落落:高超不凡的样子。卉:
-
【3032】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美〕斯图尔特·布兰德著,叶富华、耿新莉译,中信出版集团,31 4万字,2016年7月第2版,68元)△全
-
拙宦今何有,劳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别悔前行。归去田园老,倘来轩冕轻。江间稻正熟,林里桂初荣。鱼意思在藻,鹿心怀食苹。时哉苟不达,取乐遂吾情。
-
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作谓语的句子。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下面的例子为常见的判断句式: 1.“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
-
名言: 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 句意: 文气没有阻碍则文辞丰富, 文辞丰富自然文章工巧。 出处: 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丰年。孙公顷以清净化,我来代之惭二天。人物高传卧龙里,神仙近接弄珠川。汉光旧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我亦明时得君者,出处十载功不前。尚得州麾
-
顾亭林尝自言:“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锡阐。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尔岐。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山。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容。险阻备尝,与时屈伸
-
曹邺庭花已结子, 岩花犹弄色。谁令生远处, 用尽春风力。曹邺写有《四怨三愁五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