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详交者不失人,而泛结者多后悔.故曩哲先择而交,不先交而后择也.》出自哪里,什么
交友类名言赏析
吾闻详交者不失人,而泛结者多后悔。故曩哲先择而交,不先交而后择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注释 闻: 听说。详: 审慎。失人: 失去朋友。泛: 浮, 随便。结: 结交。曩(nang): 以前, 过去。哲:有智慧、有才能的人。择: 选择。
句意 我听说谨慎结交的人就不会失去朋友, 随随便便结交的往往后悔。所以先贤们都是先看看人再结交, 而不是先结交再去了解他。
吾闻详交者不失人,而泛结者多后悔。故曩哲先择而交,不先交而后择也。出自:晋·葛洪抱朴子·交际
-
醉后赠张九旭高適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高適,卷一《咏史
-
马上同携今日杯,湖边共觅去春梅。年年只是人空老,处处何曾花不开。诗思又牵吟咏发,酒酣闲唤管弦来。樽前百事皆依旧,点检唯无薛秀才。
-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浪翁醉处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修德》翻译与解读
-
作者: 崔雄权 【作家简介】金东仁(1900—1951),号
-
【说明】 《通鉴》 卷一百一十五、卷一百一十七至卷一百一十八,记载了东晋刘裕北伐南燕、后秦的战争。 如果说在此之前的肥水之战,是北方政权 (前秦) 企图统一南方的战争的话; 那末,这次东晋北伐,就是南
-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
-
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
-
郭沫若夜泊嘉州作乘风剪浪下嘉州,暮鼓声声出雉楼。隐约云痕峨岭暗,深沉天影沫江流。两三渔火疑星落,千百帆樯戴月收。借此扁舟宜载酒,明
-
上溯一条河流的源头1 卧龙:熊猫之乡小径通往一条山脊,俯瞰春天的马铃薯田和玉米田,直到皮条河,只有一缕淙淙的水声,山峰四周只见灰蒙蒙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